每次课堂讲曹操的诗歌,我都要花半节课来讲曹操其人,讲什么呢?讲曹操献刀,讲望梅止渴,讲煮酒论英雄。为什么要讲,因为大家的印象中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但历史上曹操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制造的冤案。曹操他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外定武功,内修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史称“三曹”。他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连毛泽东都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曹操是在历代史家眼中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动荡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语文课本注解里介绍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他的诗看到他的文韬武略,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奇才和诗人,而上还史上罕有的。
毛泽东在海边散步,口里总是念念有词地背诵《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他还找来地图,查证出“曹操是来过这里的”。他说:曹操“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写出《观沧海》”。也就是在这时,毛泽东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其中,“萧瑟秋风"是《观沧海》中“秋风萧瑟”点化而成。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