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秋收冬藏,北方的冬天更是如此。生在山西的一个偏僻小县,如何做好冬藏?度娘告诉我,简书可以修身,写书可以养性。能把自己发现的自然规律和大家分享,更是自己的初心所愿。从去年就有一个愿望:把人们认为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易经,用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写成一本通俗易懂的书,以达到触类而通的目的,就像朗达拜恩把吸引力法则写成《秘密》一样与大家共勉。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理想是丰满的,却犯了善小而不为的错。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亦如是。昨天,读了简友的一片文章,由于坚持锻炼,体脂率降了10%,深受启发、深感惭愧。其实易经有云:守正、坚持、终吉。天道酬勤,勤快之人,运气总不会太差,道理已懂,我怎敢不坚持?
我是一个八零后,从小家贫,当时大家状况都差不多,所以八零后大都英雄经历略同 。爷爷虽然没念过一天书,但是在农民里也算明理的。正是他老人家的英明:拿二斤酒换回一本《三国演义》。于是我在小学就沉迷于三国,尤其对诸葛亮的崇拜,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简直酷的没谁了。那时候的三观就是长大一定要成为诸葛亮。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学成孔明的本领呢,孔明的本领跟谁学的呢?由于不耻下问的请教,粗略的了解到孔明的奇门遁甲,排兵布阵。得益于其岳父黄承彦,其妻黄硕。归根结底,是诸葛亮自己天赋异禀,对《易经》研究的极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觉得《易经》是一本高深莫测神秘的天书。于是在自己赚下第一笔钱后,我毫不犹豫的去省城买下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书。回到家里,郑重其事的一阵焚香沐浴,然后毕恭毕敬的准备挑灯夜读。看了半小时,我越看脸色越凝重,越看越自卑,越看越迷茫,甚至看得开始怀疑人生。我看了一夜竟然没看懂一处,真的是如观天书一般。也许万事开头难,或许功到自然成,我自我安慰道。就这样又潜心研究一个星期,我终于弄清一个问题:原来俺不是学《易经》的料,太深奥了。于是又毕恭毕敬的把这本书搁置书架,从此不再过问。
直到2006年仲夏,玩儿刺激,骑单车从山下摔了下来,锁骨骨折。列位看官可知,锁骨这玩意儿骨折后,虽然不伤及生命,但是忒麻烦,因为身体稍微一动就疼。可谓牵一发而疼全身。于是只能在家静养。简直无聊到底,郁闷至极。索性就拿晦涩难懂的《易经》平抚这浮躁的心情吧!嘿嘿,也许是对症下药的偏方呢!想到这里,不禁莞尔。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这一看,不要紧,曾经让自己怀疑自己智商,看不懂的这本书,居然看懂了,就像醍醐灌顶一样,愚笨的小脑也豁然开朗。于是俺也废寝忘食了,根本不用吃饭,此时的心情如饮琼露。不过告诉列为看官一下,琼露卡路里很高的,不建议晚上饮用。从此,潜心研究周易,可谓愚人断骨,因祸得福。其实,在《易经》里这都是必然的现象,这就是自然的规律,宇宙运行的法则。《易经》里讲否极泰来就是这个道理。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也是这个道理。爱因斯坦最后也承认著名的《相对论》也是深受周易的启发。所以,《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古至今,研究易经的名家极多,比如孔明孔神人,孔子孔圣人,道教仙老子,云梦鬼谷子。近代翘楚当属南怀瑾大师和曾仕强老师。我自学周易多年,略知皮毛。周易博大精深,百家之言,有百家的局限。正所谓: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一旦有了定义,就必定有缺陷。所以反正有长有短有缺陷,愚不才,才敢把自己所知皮毛拿出来现眼。与大家共勉。以后的日子,我会把自己学易的心得与大家分享。虽然不是催人奋进的心灵鸡汤,但是大家能把其当作这个冬天里的一杯热水,愚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