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踏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 漫长的“育人之旅”。当稚嫩的声音一遍遍呼唤着自己,我自问:怎样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 一个有三十三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 课上得很成功, 听课的教师都被这位历史老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 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历史教师回答:“对 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 可以说, 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 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 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 的理念, 博览群书, 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如潺潺流水, 永不枯竭。唯有这样,当教师要备好一节课和上好一节课的时候,平 时的积累就很容易使教师达到自己的愿望。记住这些谚语:“功夫在 诗外”、“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师,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单调枯燥,教师是启迪心智 的明灯, 是指引方向的路标, 是照亮黑暗的火炬, 是塑造灵魂的天使。 学习,只有学习,只有不断地、全面地学习,才能不负教师这一神圣 的称呼,不负学生家长的信任。
一直以来, 我们都为日常繁忙而琐碎的教学工作付出了太多的时 间和心血, 闲暇时间顾不上锻炼更谈不上学习, 忽视了作为一个教师 成长所必须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要做一个合格 甚至优秀的教师,必须学无止境——做一个终身学习型教师。
(1)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人的行为态度往往受思想所引导,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比之于 知识的老化, 观念的老化更为危险。 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 观念的老化,则往往使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因此,对教育观念的 更新, 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 世界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 化”。一张文凭,甚至几张文凭也不能让人有终身的优势,只有坚持 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2)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今天的学生知识丰富, 思想开放且多元化, 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 是多方面的, 特别是对社会上各种正在发生的、 实时的信息的敏感和 接受程度, 往往优于教师。 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如果只囿于自己所教的 那一部分知识, 不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信息, 不用全新的教育理 论充实头脑,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就会落后于时代,无法适应 未来的各种变化挑战。
教师能否具有新鲜活力, 单纯增加和补充新知识的作法是不可取 的。 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一种“内驱力”的激活, 注入一种精神的可 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和研究潜能, 自觉化 地、甘心情愿地处于一种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之中,把读 书学习作为习惯, 人人成为学习的楷模。 教师不再停留在课本和教参 提供的知识上,而是从书本、报刊杂志、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为自 己的教学服务。 每位教师同时承担学习、 教学、 科研任务, 在边学习、 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下成长,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
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博览各种书籍报刊。
(3)通过学习,加速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需要有学 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和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 如较 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开朗的性格等。 在这一方面, 我们可以读关于本学科的各类书刊及教育学、 心理学的 最新论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 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有了这样的教师,中国的教育才 能和世界教育的脉搏一起跳动; 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 才能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握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把学 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