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探讨这几个主题:
1. 阶级的规训
2. 阶级的流动与固化(常态)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存在一个制造标准的阶级,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将这套标准施加给被统治阶级,也就是工人阶级。这些标准包括:学习表现,艺术品味,发音等等(在《格调》中有更详细的论证)。 机制包括:地理位置(所谓的“花园城”小区),出于多生多育的宣传(完全是社会取向的人口政策,但却把女性工人拉入了贫困的深渊),教育制度以及相承接的职业划分等等。作者在最后这个机制上着墨颇多。在教育制度中,工人阶级家庭更不重视教育,子代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对学习而言必须的学习阅读习惯和兴趣,换言之,所谓的“喜欢”这个纯粹个人心理化的名词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建构,喜欢与不喜欢,读书与不读书也成为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划分的一个标志;甚至在高中分科时,资产阶级的孩子与工人阶级的孩子就出现了分化,这种分化不是简单的当时当地的影响,而是对未来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作者当时选的是西班牙语,而不是资产阶级孩子选择的德语,这意味着他将面对水平较低的老师以及“糟糕”的同学们。到了大学,作者也不知道预备班这种其实更好的选择,这里的问题不是工人阶级的孩子能不能进入这些殿堂,而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消息(就像我本科时候有个厦门外国语中学的学妹,她当时其实考取了法国的大学,而法国的高等教育是完全免费的,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普遍却必须走上高考的独木桥。)。当时,资产阶级的孩子也普遍选择了理科这样前途光明的学科,而作者却选择了哲学这样的夕阳学科,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出现在作者选择清单上的只有3个文科学科。。。
这个施加影响并内化于工人阶级的过程,是社会化,也是规训。规训的过程,部分成功了,例如工人阶级对子代教育的忽视,对学习的排斥等等(可笑的是这种行为真的被当作一种个人行为,一个“自由个体”的概念,被双方所接受,甚至在统治者眼中,进一步的污名化)。还有部分则失败了。当时的思想宣传并“不能阻止那些活在“下层阶级”所指的那种客观环境中的人们感觉到他们的群体被整个地抛弃了”,这种被抛弃感会反映在他们的投票行为中,通过对理所应当的行为的偏离,例如投票给极右团体,来展示自己仍然想要争取政治存在感。
这本书不能称为严格的社会学理论书,作者是在重点回顾父辈和简单回顾祖母辈的人生经历中,借助一定的理论媒介,理解他们的行为。在回顾自己从出生到成年再到当下能称得上是功成名就(知名学者,并在法国大学获得教职)的一生中,反思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受到的来自不同阶级的规训(工人阶级的和资产阶级的,后者构成社会的主流),在这套规训下,作为工人阶级的孩子养成的行为习惯;以及,他在接触了中上层阶级之后,致力于融入他们的努力,并抛弃了原本的工人阶级。
在这改变的过程,浮现的是两个不同阶级对应的行为模式,以及更重要的不同的人生道路和未来发展。所以,单纯从书本看,上面提到的这些认识都是作者对自己家族历史的抽象,不能被视为严格的社会学理论命题。但这仍然磨灭不了其间所展示出来,作者智识的光芒。就像作者在第五章最后所指出的,在心理学分析和肤浅社会学分析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去严肃的思考如何认识制定规则的权力主体,如何去对抗他们的规训和控制,思考以何种方式重新创造自己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