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相亲大军的我,发现了一件令我惭愧的事——我好像没有适应自己女性的部分。
并不是说我是个中性化的女人,也不是说我是LGBT的一份子,就目前而言,我是确定自己性别女,取向男的。
所谓没有适应自己的女性部分,更多的是像波伏娃的《第二性》所说的,我好像没有产生出在社会的作用下应有的女性心理。
在开始相亲之前,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个亲和力满分,好相处的人。这当然毋庸置疑,我被身边许多人夸过性格好,坐火车出行可以和阿姨聊她年轻时候的穿衣打扮,去医院拍个片和医生探讨我为什么长这么高以及身边一些在遗传中情况突变导致拥有令人出乎意料的身高的人。放学看到校领导站在门口,我兴冲冲的和人家说“真是辛苦了”等等例子无不表明我是一个随时在社牛及社死边缘游荡的人。但是在相亲中,我成为了最难搞的人。
我将微信聊天当成战场,在这个本该充满暧昧和心动的聊天工具中谨慎的斟酌词句,保证自己的回应大方得体,也许有人说这是正常的害羞表现,但是我表现出了过高的防御性,我对那些暧昧的语言严防死守,使用糊弄大法拒绝进一步展开心动剧情,如果可以在聊天记录上方开一个弹幕,也许剧情到这里其他人的弹幕该是“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死了”,“杀了我为新人助兴”;到我这里则是“前方高能预警”。
举个例子,男方问我你有没有昵称小名啊,我心想,嘿嘿,我知道你的下一步,下一步就是我说出我的小名后你就要打蛇棍上顺势而为的叫我的小名,于是我激动了,我激动的心砰砰直跳然后充满快乐的打下文字“有的呀,有的呀,我爸叫我大闺女儿,我妈叫我宝贝臭囡”。从对方几次消失又出现的“输入中”,我感受到了对方的无语,但是我获得了莫名的打了胜仗一般的快感。
在和对方交谈中,男生会开始向我展示他认为自己拥有的过人之处,有夸张的,也有看起来真实的。夸张吹嘘的不提,在礼貌的对对方进行夸夸几连后,如果对方还是停不下喋喋不休,我就开始真诚的询问里面详细的细节,看着对方开始打碟的舌头,流露出理解安慰的笑容,但是重点是如果对方向我展示的是看起来真实的长处,我产生的并不是爱慕之情,而是敬佩之后,试图拥有这项技能的欲望。
这更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展示行为的反应,而不是异性之间的“心动的信号”。
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的?我的父母很疑惑。
但是随着我和身边女性朋友的交流,我发现和我拥有相同想法的女生不在少处。
我们这一代女生,由于时代原因,至少一直到青少年时期一直是独生女,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努力读书超越男生,展望的未来是自己事业有成,没有父母会在我们小时候说你的未来是找到一个牛逼的男人然后为他生儿育女,洗手作羹汤。
于是我们作为一个“完全”的人长大了,但是当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成家立业,成家立业被身边的人提出来了。
我不排斥婚姻,但是我也确实明白由于女性的身体结构和身边人们的传统观念,女性天生就是要成为在婚姻中付出更多且失去更多的那一方,但是人们闭口不谈,他们回避这一点,甚至装起糊涂,洗脑女生在婚姻中明明可以得到更多,虽然你怀胎十月,忍受生育之痛诞育了冠他之姓的婴孩,但是你是女人,你天生就喜欢生小孩的;虽然你接下来要牺牲事业甚至放弃事业去抚育孩子,但是你是女人,你就喜欢这个啊!婚姻中男性只要表现出两分爱家的模样,身边的人就恨不得站起来鼓掌,“嚯,这女的真是烧了高香了有这么好的老公”,在他们眼中,女孩就该充满憧憬迫不及待的进入婚姻,当他们发现不是这样的,他们困惑乃至有些愤怒了——你有什么毛病!哪有女人不结婚的?
年轻的男孩也是困惑的一员,我的相亲对象一方面和我透漏他和前女友分手的原因是她过于迷恋他,不能理解他的学业抱负总是嫌陪伴少,但另一方面,他明示暗示我好几次,指责我不够双鱼座(不够恋爱脑),指责我不能秒回他的消息,说话过于理性没有甜蜜的感觉。他们不能接受一个女生理性过头——这不可爱了。他使用男性常用的画饼方法,说自己现在正在读研,以后一定会考博,博士毕业后就能顺利留在一线大城市高校任教,然后把作为配偶的我带过去做行政老师,说完他也许想得到我激动的反应,抬起头信心满满的看着我,但是我只是觉得荒谬,先不说他的规划有多不堪一击,在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条路。柔顺婉转的依靠一个男性,把自己的前途未来绑定在一个只是见了两面的男性身上,我翻腾出了恶心感。但体面温柔的告诉他,如果我真想去一线城市,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 他打断了我,斩铁截钉的告诉我,“不用,你现在这样挺好的。”
也许是初入社会,我现在仍然在与自己的社会身份磨合与对抗中,说不定有一天,我会真的被这个社会驯服,就像丧尸电影中成为丧尸的人类一样,虽然我失去了思考能力和独立意志,但我,获得了认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