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按照惯例每年的大年初一上午我们都在回天长老家的路上。尽管我小叔我妹前两天一再提醒,让我们上午稍早点走,中午到家吃饭不要太迟。但当我们早上从婆婆家吃完早饭出发时已经快10:00了,这样最快也要到12:30才能到家。看来还是避免不了让一家老小等的结局了。
我爸爸是老大,有姐妹兄弟6人,3个叔,2个姑。虽然老爸已经去世,但就这几年形成了习惯。每年初一几位叔婶都会带着弟弟妹妹们来我家给我妈拜年。然后再轮流到二叔,三叔小叔家拜年聚餐。
虽然每年的形式都一样,聚餐喝酒打牌聊天。但生活真的需要仪式感,这两年能明显的感觉到咱们这个大家庭凝聚力越来越强,走的越来越近啊。随着大家的条件慢慢的变好,一个小家庭有事,整个大家庭都愿意来帮忙,大事也变成了小事。甚至比爷爷奶奶10多年前在世时更有凝聚力,更亲近(记忆中那时过年聚齐的机会很少,可能是因为物质匮乏没这条件吧)
前年我三叔家的弟弟学做生意被别人骗了近50万,一个农村家庭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我三叔就懵了,在我们晚辈面前,硬是没忍住流着泪表示这辈子挣的辛苦钱全赔进去了都不够。就准备为儿子买房结婚的愿望也成了泡影,越说越委屈越难受。
走的进了,小家庭的一些难事叔叔们也愿意说出来。大家庭也愿意给予帮助共同处理。原以为的大事也成了小事。更重要的是大家庭的支持给人力量,遇事的那种孤立无助感能够得到抚慰。虽然那次三叔并没有让大家有经济的支持。
妹妹去年准备买房,当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想让二叔和三叔一起看看,一是房子买在一起以后好互相照应,二是两位弟弟都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但两位叔的主动性不高,特别是三叔。叔叔辈们省吃俭用的全部动力就是为了儿子买房结婚的。他们肯定是想买的,之所以不积极,肯定是经济上不允许。
后来清明回家两三天,我催着他俩和我妹一起定下了房子,不够的首付款由其他几家不买房的姑叔我们来一起帮忙。当时买都在45万左右,现在都涨到70万左右。现在一提到这事叔叔们都很开心,开心当时的决定,不然等到现在真是买不起的。两位弟弟在年前也各自结婚成家。
小的时候也感觉家庭是有矛盾的,特别像父辈们兄弟姐妹多的时候。那时候物质条件也都不好,各自都会为各自的小家庭考虑。印想中特别是我二叔家。用我妈的话说,我二婶是一个特别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只会考虑自己的得失。以前爷爷奶奶的事情二叔家从来不管不参与也不给钱。所以那时候的矛盾还是很多的。
这几年物质条件慢慢好起来,兄弟姊妹间互相参与的事情多起来,可能年龄在慢慢的增长过程中可能对亲情的需求也在增加,再加上过年这样有仪式感的大团圆。整个家族的凝聚力,亲密感在增加。我们这些晚辈们还是很期待过年回家团聚的日子的。
(昨晚写写竟然睡着了,今晚补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