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迷恋童话的天真美好,却也逃不过岁月的无情与现实。可是有时候我也会想,只要相信,童话的柔情与真实就会浸润到每一个人的心底。
曾几何时,现实的残酷与磨砺一点点褪去我们身上的天真与柔情,我们遗失了的那些美好早已随风而去,选择的梦想也在恐惧中失去光亮。内心真实的声音被外界的批评蒙蔽得再也听不见,希望被扼杀,理想在挣扎。而那个童年的自己早已被我们渐渐遗忘。那个因为一颗玻璃球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五彩光芒而视若珍宝的自己早已消失不见,不会再迷恋那些旁人称之为“幼稚”“孩子气”的东西,但我们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不是这样的!”
在渐渐变得麻木不仁的同时,也开始期望有些东西能触动心灵,就像童话早已干渴的灵魂。在《阿狸·旋木花园》中,温暖的色泽,静谧精美的画面,一一向我们展示童话世界的奇妙。精炼连贯的语句有如潺潺流水般向人娓娓道来一个个诗意盎然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十个故事,从童话的奇遇开始,抛开现实的喧嚣,打开直通内心的这些梦幻童话。再从Hans的呓语意犹未尽的结束。虽然这本书看完了,但故事并未结束,自有它的走向。在励志治愈中带有淡淡感伤,也充满了箴言与隐喻。
读完绘本,会感受到故事的开端往往都是一场奇遇,进入童话的世界,阿狸在一次次与童话、幻想以及现实的邂逅中,渐渐顿悟与成长。从这些看似虚构的故事中,我们却找到自己现实与生活的影子。比如《海洋》里:“在越深的海底,越容易迷失自己。在人生的海洋忽迷忽暗,我们有时迷茫,有时惆怅。”那些迷茫和惆怅的时候,我们却也不敢忘记那远方的光亮,那是照亮我们心灵的灯塔,为我们指引真正的方向。在《送别》中:“阿狸有些难过,爸爸却没有回头。可是,阿狸永远都不知道,在他离开后,爸爸的目光一直陪伴着他。直到再也,再也看不到他的远方。”你是否也会有与父母分离却没有任何挽留独自感伤难过的时候。但我们却永远都不知道,那双一直在我们身后注视的目光,从未离开。
就像在《梦之城堡》里,阿狸问:死是什么?妈妈说:就是暂时离开的意思。带有淡淡感伤的故事,令我开始顿悟:即使有一天身旁的人都离开了,那也是暂时了,因为这颗心还留有他们的身影。绘本的开篇,阿狸是一个人被指引进入旋木花园,没有任何人陪伴。这有些残忍,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独自冒险的小王子,终归会有长大离开国家父母独自冒险的一天。不为远方的公主与传说,只因为曾出现在自己生命中那些人带给自己的感动与成长。
出于好奇的习惯,我也看了些许别的阿狸故事。阿狸系列的绘本讲述是关于阿狸的成长故事,在童话与美好中成长,在现实与感伤中离别。阿狸与桃子的感情故事也为人称道,阿狸给桃子写信告白,但那天是愚人节。桃子也回信回应,但粗心的阿狸却不知道,下面的日期是4月2日。那些在我们回忆里错过的人与事是否有一天会被粗心的我们从遗忘的衣柜里整理出来,然后再也不想放手?
在《梦之城堡》中,伴随着妈妈的离世,这个故事也许会走向终结,也许不会。而在《旋木花园》里,阿狸是如此天真可爱。虽然童话逃不脱现实的阴暗,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其美好,然后它将会变成真实的存在。
阅读这些书,有种打开心灵大门的感觉,让人久久不想离开这个唯美的童话世界。就像海涅的那句诗:“当我醒来的时候,心伤地久久潸然。”或许美丽的故事就是如此神奇,也令人哀伤,只因我们不得不离别与终老。
Hans童年时是个喜欢问自己“为什么”的小孩,现在是个著名的绘本作家。忘记工作的繁琐与辛苦,他在作品完成之后感到满足与幸福,也希望最后读完这本书的我们也能暂时逃离现实的哀伤,感受童话的幸福美好。即使有一天终会醒来,那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