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问题:“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吗?
前言
原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经常被拿出来改动,有改成古体诗的,又改成词的。传说清朝的纪晓岚把这首诗每句减少2个字,从七言绝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到底好不好?
但凡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拿来改动,一定会被人批评的。至于是不是纪晓岚改的,老街没有查到资料,不过纪晓岚是一位真正懂诗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计又是野史编写的故事。
是不是有损原诗意境,先可以看看减少了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去掉的是:时节、路上、借问、牧童。
一、 第一句 清明雨纷纷
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减少时节二字,变成了清明雨纷纷,从诗意上有区别吗?应该说没有区别。
清明本来就是一个时节,四个字和两个字意思一样,只不过音韵上有变化。七个字是一首标准的律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是入声,在此处顿一下),平平中仄仄平平,更有音韵之美。
截掉了中间两个字就变成了拗句, 平平仄平平。不过并不妨碍句子的完整性,但从这一句来说,七言改为五言没有什么损失。
二、第二句 行人欲断魂
原诗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减少了定语:路上,在诗意上小有区别。减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羁旅之感,春雨纷纷中,路上的行人寻找落脚之处,所以会有断魂的感受。
原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这里减掉地点这一意象,缺少的不仅是羁旅之感,也少了画面感。
三、第三句 酒家何处有
原诗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减少了借问二字,这种省略不可以吗?可以的,在古诗中非常多见,例如:
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童子回答道:师父)只在此山中, 云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处。
借问二字有客气的”请问“意思,这里减少借问二字,语气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礼的形象也减了几分色彩。读到这里时,老街脑海里不知怎么就出现了孙悟空的画面。
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四、第四句 遥指杏花村
原诗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中原来有两个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减少了牧童二字,这个影响大一些。
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春雨中,牧童牵着牛给疲惫却不失礼貌的行人指向杏花村。缺少牧童二字就少了两个意象:儿童和没有写出的”牛“。
五、 闻一多三美理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系统地提出: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下面我们用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来分析一下修改过的这首诗,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
杜牧的原诗是一首标准的七言近体绝句,近体绝句是格律诗,特别讲究声韵之美。而减少了2个字以后第一句变成了古绝句: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这首五言诗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后面三句还是合律的。
从声韵上来说,至于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习惯了这首诗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得不好呢?不好说。老街认为五言读起来比七言急促,没有原来的从容不迫之美,行人显得简单粗鲁,也有些狼狈。
2)绘画美
前面讲过了,第一句没有什么画面损失,只是音韵上有区别,但是第2句和第4句减少了三个意象,路、牧童和没有写出的牛。即使“借问”二字其实也是有画面感的,这是一位讲礼貌的诗人,而不是李逵式的粗鲁之人,“借问”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苏轼评价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牧的这首诗,从七言改为五言,意象减少,在绘画美上影响比较大。
3)建筑美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在建筑美上没有区别。
结束语
综上所言,杜牧的《晴明》改为五言有几个缺点。
首先是路上、牧童减少,画面上的美感损失很大,留白太多了;另外“借问”二字去掉后,冷冰冰的语气少了温馨之感,降低了人物形象的质感。
牧童二字除了画面感的损失,在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比如贺知章的这首诗:儿童相见不相识,改为“农夫相见不相识”,味道就完全不一样,那种天真可爱的亲切就消失了。
第一章 您看懂了吗?唐诗三百首29首五言绝句可以分成8种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