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审视后的人生选择及经历,不论悲喜,一定值得。
既然问何谓人间值得,肯定是听过李诞那句“人间不值得”。
其实李诞这句话的本义是人生在世,应该活得轻松自在看开些,人间不值得过于较真与吊死在某一棵树上。
但不知是不是这句话击中了现代人无处安放的焦虑与苦闷,它得以广泛流传并逐渐演变成类似于“人间失格”那般深沉抑郁的自白。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人间不值得”。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释义明晰,没有审视,你上的是你妈给的选的学校,填的是社会舆论告诉你吃香的专业,娶的是大姨大妈给你相的亲。
值得是一个特别主观的词,如果你度过大半辈子从来感到迷茫、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现在及未来,你的一切都是其他因素所主导的,你的专业、你的工作乃至你的生活都只是别人认为是“值得”的,这个问题于你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考量“值得”的第一步,自主选择。
奇葩说里有一个选手叫肖晓,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到了高中,他们还想让我做一个乖宝宝,但我只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娘炮”。
的确,如果你热爱交际喜欢在路上,那么辞去稳定的工作去偌大的世界看看是“值得”;如果你偏爱安定稳妥,那么克制更上一层的野心偏居一隅是“值得”;
如果你天性爱美爱精致,那么何必死守着社会给男性下的定以及界限,那个被称作“娘炮”的你一定才是值得的。
就像《海上钢琴师》中的1990,当他选择在有限的琴弦上演奏无限的音乐,在有垠的旅途中守望无垠的大海,那么陆地上的一切,那些鲜花、金钱、掌声、爱情、热气勃勃的纽约、稠雾拦秋的新奥尔良,都称不上“值得”。
其次,经历是“值得”。
有一部电影叫《心灵捕手》,里面有一个叫威尔的天才少年,他只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清洁工,但他天赋异禀,国际上的数学难题被他轻易解出、张口间可以睥论整个世纪的经济、政治走向。
问题是他过于聪明了,以至于一切从书本、从现象与预测中就可以得到,人世间余下的工作、生活,都像是透明的让人厌倦的已知物。也因此他极端叛逆,打架斗殴,对一切都不屑。
后来有一位教授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
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
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肯定未见过吧?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
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大可以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
这就是自主选择后的经历,是杨慎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刘过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而这些,不论悲喜,皆是值得。再回到这个题目,金钱、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值得么?只要是你在经过仔细审视后选择并经历/收获的,它就值得。
来源:知乎;作者:merel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117307/answer/89689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