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遇到问题时,如果普通人能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聪明人就能给出三个。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多维度的。试着把这种「一事三策」打造成一种肌肉记忆。一个有能力为别人提供选项的人,常常就是有能力做出决断的人。
当你针对每个问题都能提供三个观点清晰、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你就有了主动权。
2.变三段时间管理为四段:早晨,上午,下午,晚上。
3.把日常工作细化到每一步,不断调整,让它自动运行,重复性工作自动化。
像是这样治事如水,便能够体验到那种让时间和信息穿过你的快乐:沉浸、专注、没有期待。
只是安静公平、如其所是地待人治事,不担心这一刻以外的任何结果、任何评价。
4.遇到问题时不逃避,不推卸责任。
主动去承受困惑、迷茫、无奈、失落、沮丧、后悔、愧疚、痛苦……,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试炼。
5.将每天事情固化为颗粒度为25分钟的日程清单。用荧光笔标注当前任务后,专注完成它。
将时间固化为最小专注单位:25分钟番茄时间。
6.事事有回音。标准:每一个别人交办的事项都要反馈。
需要持续练习,因为偶尔还是会偷懒。
7.以激励和反馈开始每一天的早晨,并进行走动管理。以整理和归档,完成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从做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开始启动,可以提振一天的士气。
8.以「决策参考」的邮件推动领导决策,进行向上管理。
9.对治杂念:以「The journey is reward」(过程即奖赏)达到专注和钢铁一般的禅意志。
保持对此刻的好奇心。能静,便是大本领。想到终点,毫无意义。过程中的沉浸满足,让人无比欣喜。
10.面对难题,以“当下状况可行的一小步”破题 。
养成了“先做上一「番」”的习惯。行动真的会带来势能,哪怕这个行动在别人看起来微不足道。
11.以「尽却今时」之心进行散步及跑步;任何事都可以是悟入的媒介。
「尽却今时」与「直下承担」,都是需要我们持续一生的练习。
12.打造服从力,和顔悦色去接受,压缩自己的那些小我,然后成全一个更大的大格局。去除我执与压缩小我都可以从回归事实开始,学会用事实思考,用事实表达,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13.以信念清单达到定见,“我选择做XXX,因为我想得到XXX。”
信仰让很多选择变得简单。
14.学会留白,减少每天待办事项的数量:上午4番,下午4番,晚上2番。
要活在具体的专注里。
15.以单线程工作达到敬事如仪:慢慢地并谨慎地做事,不要急忙、随意和苟且。
每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有始有终,而且要有一个具体清晰的交付物。
16.「写作+」 :将所有的工作都转化成文字工作,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不同“文体”解决 。
一个人语言的边界,就是他思想的边界,能力的边界。改变我们自己语言逻辑与语言质感,就是提升能力的便捷法门。
17.有点城府:能接受事情,能解决事情,能分配利益。
需要持续练习。
18.读书本质也在舒适区内,遇事则刚。
所谓有效努力,就是让自己处在能被质疑、嘲笑、拒绝、打败的真实场景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行动。
19.言出法随,事必反馈: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他未必有智慧,但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因为链接他的人会越来越多。
从每一天的小决断、小坚定、小拒绝开始,练习去做一个心令如山的人。
20.练习用PREP模式汇报工作:POINT=结论;REASON=依据;EXAMPLE=具体事例;POINT=重申结论后结束 。
“结论先行,清晰干练”值得反复练习。
21.练习引导主动注意,减少被动注意。
一个高手,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像是深夜中的探照灯。
22.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而不是「类比思维」去思考问题。
能够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来思考和表达,便能降维打击,向下兼容。
23.以完成主义代替完美主义。“五分钟原则”:just do it 5分钟。
这一点是提高执行力的不二法门。凯文·凯利(Kevin Kelly)给的建议,把创作和改进的过程分开。你不能同时进行写作和编辑,或雕刻和抛光,或制作和分析。如果你这样做,编辑会阻止创造者。
24.建立「交付物」思维,负责任地交付每一个递交物。
结果导向,也就是「交付物」思维。用「交付物」这一提法,能够让我们更加具象地理解什么是高手所说的那种“结果”。
-----摘自知乎.王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