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早上如期开了主动性鸟窝,说到我们为中秋主动做的事,大家都会想到做一桌好吃的一家人团团圆圆,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给家庭留下记忆点。
下午,跟爸爸视频,跟爸爸祝福中秋快乐!说完几句,爸爸就又开始吐槽我,还不生二娃,年纪大了,不能只顾自己享受,带孩子不是什么都满足,要有方法,该打的时候要打,该训的时候要训。自从哥哥有了老三,爸爸对我生孩子这个事就非常的上心了,每次视频还没说上几句,就要拿出来说我,听得多了,不免心里有些不愉快。
他总是说到小时候,大哥挨打多,其他几个孩子没怎么挨打,说那也是因为他调皮才挨打的,说大哥只要听到说爸爸回来了,就非常的老实。爸爸每次说到这个,好像都觉得自己很对,但是我一直是保有怀疑的,就像这次,爸爸又提起的时候,我就很想跟爸爸探讨一下,被打的大哥,到底是真正的接受挨打了,还是不接受?
我记忆里,大哥觉得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觉得妻子不对的时候,会使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就像今年暑假奶奶生日,大家都回来聚在了一起,哥哥想跟自己的女儿(27岁)谈一谈男朋友的事,说的多了,侄女也有点不想继续了,就说下次再聊吧。然后一场战争就开始了,哥哥打了女儿一个耳光,女儿也非常的恼羞成怒,撕扯了自己爸爸的衣服,还大声说:你算什么东西?所以,这一场父女之战有点声势浩大。一家人本来是开开心心为奶奶庆祝生日的,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家庭闹剧。
到底谁对谁错?侄女一直耿耿于怀,说需要一个道歉。哥哥觉得自己的女儿太没有分寸感,需要教训。父亲和女儿之间,有一条不可跨越的横沟。
中秋前我跟哥哥聊过的,我说如果你的女儿需要一个道歉,解开心结,你愿意吗?哥哥说了一大通道理,但是从始至终没觉得自己做错,也说到自己小时候挨打那么多,会对自己的父亲抱怨吗?
侄女觉得自己的父亲没给到自己真正的爱与信任,而这次这个耳光是绝对不可原谅的,不能因为他是父亲,就可以大打出手。
我很想在中秋节的时候,他们能够团圆,不是形式上的团圆,而是心心相印的团圆。所以我找他们聊天,后来我跟哥哥说,你们都太执着了,每个人都执着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你们的亲子关系就真的会渐行渐远。
清华姐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里写,例如某男性,身形高大、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与他人起冲突,让其他人望而生畏。但在私下里,他却常感到抑郁难当。在经过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之后,我发现在他的潜意识里压抑了许多对父亲的愤怒,小时候父亲对他的贬低、斥责甚至暴力,让他深深地痛苦和愤怒。但是碍于伦理,这股愤怒和攻击性无法对父亲释放,只好转向自己或者其他人,于是形成了抑郁和时常情绪失控。
我总觉得这里面有哥哥的影子,哥哥会对自己的孩子暴力,是不是也是一种释放?
我很想跟父亲聊一聊哥哥,聊一聊他的挨打的故事,但是一想到,爸爸是七十几岁的人,能接受吗,能从自己的认知里转念吗?我没有把握。
我对爸爸唠叨我不生孩子不上班最开始也是有一些不快的,后来朋友说爸爸还能唠叨我,说明他还健康。还有朋友说,想起了自己的爸爸,清华姐说爸爸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也是情理之中的,我在大家的安慰里转念,是啊,这是爸爸关心我的方式,以前是妈妈唠叨我,妈妈走了,所以爸爸接力了唠叨我的任务,爸爸还健康,这就是最大的祝福和幸福啊!
中秋,我想我们只有真正的自我团圆,才能跟身边人团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