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动物两种性别的演化逻辑,无论对人类还是动物来说,有亲和力的爱情才能长久。
婚姻和爱情,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文艺作品里长久不衰的主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人类会拥有爱情,会有今天这种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现在很多文艺作品,比如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关于男女之间性的描述,比如接吻、拥抱、性诱惑等等,这就让人们认为,性才是男女之间结合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动物学家德吕舍尔指出,这种看法是错的。
现在,离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女之间往往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维持婚姻,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关于婚姻,其实已经有很多生物学家给出过自己的解释了,比如《道德动物》的作者罗伯特·赖特就认为,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规定,更是自然进化的一种合理结果。而《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两性之间的任何关系,都来自进化过程中动物间利己行为的博弈。
而这本书的作者,在对大量的动物两性行为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实行终身的一夫一妻制,根本原因是人类本能中有一种亲和性,这种亲和性让男人女人能够摆脱性的短暂诱惑,一直相互依恋地生活下去。没有这种亲和性的老虎,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结成夫妻;而这种亲和性很强的小鸟文须雀,它们夫妻之间的爱情却能让人感动。
本书作者维托斯·德吕舍尔来自德国,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也是全球特别受欢迎的动物题材科普作家。德吕舍尔在有生之年一共撰写过30多部动物行为学著作,他的所有作品一共被翻译成23种文字,总发行量超过千万册。这本《从相残到相爱》,是他描述动物两性行为的一个重要作品,书中介绍了300多种动物的两性行为,内容非常生动充实。他把动物当做人类的镜子,从动物的本能,而不是人类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解释了动物和人类的婚姻行为,这个角度相比于同类科普作品来说,非常独特。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动物本来没有性别,是自然环境造就了雌雄两性。地球上的动物从没有性别到出现雌雄两种性别,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而适应寒冷的环境,就是这个过程的原动力。了解两性是如何诞生的,对我们了解两性行为的内在原因很有帮助。
第二个重点是,因为生存方式的不同,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两性关系。自然界的动物们,可没有人类的道德观,它们大多数都不会一直遵守一夫一妻制,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出了包括自由交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两性关系。
第三个重点,维持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关键因素,不是性的吸引,而是伴侣间的感情和亲和力。对于动物来说,异性的性诱惑只能让两性短暂地走在一起,而维持长久婚姻的关键,其实是两性间的亲和能力。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这样,婚姻关系的强度取决于夫妻之间性格的般配程度、感情的和谐程度,以及双方对婚姻感情的投入程度。
第一部分
好,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动物本来没有性别,是自然环境造就了雌雄两性。
“自然界是先有雌性还是先有雄性”这个问题,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动物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先有雌性后有雄性。为了讲清楚雌雄这两种性别诞生的过程,我们先需要回到地球生命最初的时候。
地球上最早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这种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它们的构造很简单,繁殖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细胞分裂,让自己一分为二,繁殖过程就算完成了,不需要性别。也就是说,地球最早期的生物是没有性别的,它们被称作无性生物。但是无性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细胞的自我复制过程非常精确,所以分裂出来两个子细胞,一般和分裂之前的母细胞一模一样。这样一来,单细胞生物就很难进化,因为所有的后代都是它自己的克隆体,一旦环境中有什么变化,这种生物就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影响而灭绝。
所以,在大自然的演化下,有些单细胞生物就学会了无性的性行为。所谓无性的性行为,指的是虽然生物个体没有性别,但是还是能够进行某种类似于性行为的活动。比如,某种可以引起传染病“斑疹伤寒”的细菌,它们之间可以两个靠在一起,然后通过细胞的外层保护层,也就是细胞壁来交换遗传物质。整个过程里,这两个细菌并没有交配,但它们每个个体里面的遗传物质,却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这种细菌中的某一个,可能会偶然产生对某种抗生素的抗药性,通过这种无性的性行为,抗药性就会传播给其他细菌个体,最后就会导致这一类细菌都产生抗药性。单细胞生物的这种无性的性行为,强化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让医生们更加头疼。
无性的性行为其实是正常性行为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那么有雌雄两性参与的正常性行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归根到底,动物两性的产生也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在寒冷地方的冬天,动物的生存会变得很艰难。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动物就逐渐进化出了性别。比如常常聚集在植物叶子上的蚜虫,这种小虫子其实有两种生殖方式,第一种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说只有雌性来繁衍后代。这些雌性蚜虫可以在没有和雄性接触的前提下,自己生育后代,而且这些后代也都是雌性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环境的影响,这些雌性蚜虫就算没有雄性的帮助,也可以活得很滋润。
再比如,有一种叫做美帆鳉的鱼,只有雌性没有雄性,雄性美帆鳉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这就说明,雌性可以脱离雄性而单独存在。但是相反的,雄性不能脱离雌性而单独存在,因为雄性只能产生精子,是没有办法独立繁殖后代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自然界中雌性的诞生要早于雄性。
话说回来,蚜虫除了刚才说的孤雌生殖,还能进行有性生殖。每当到了阴冷的秋天,雌性蚜虫就会主动生育出雄性蚜虫,然后自己再和这些雄性交配,产生受精卵,这些受精卵会在第二年温暖的时候孵化。蚜虫之所以要在秋天进行有性生殖,是因为蚜虫本身没有办法活过寒冬,但是它们的受精卵却比较耐寒。所以为了生存,蚜虫选择在温暖的春夏两季快速地进行孤雌生殖,在寒冷的秋天进行有性生殖,这样对于保存蚜虫种群才最有帮助。
你看,有性生殖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生物能以受精卵的形式安然度过冬天。在回顾两性诞生的整个过程之后,作者得出观点,认为地球上的动物一开始都是没有性别的,后来为了适应环境,才先后出现雌雄两性。这就是动物两种性别的由来,其实也是了解我们人类两性关系的基础。
第二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动物本来没有性别,是自然环境造就了雌雄两性。既然知道了动物的两种性别是怎么来的,那么接下来就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那就是在自然界中,雌雄两种性别的动物是怎么相处的?所以,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重点:因为生存方式的不同,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种形式的两性关系。
虽然动物的两种性别很早就出现了,但这并不代表两性之间就可以相亲相爱。其实正好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动物两性之间的结合一般都是非自愿的、强迫的。既包括雌性强迫雄性,也包括雄性强迫雌性。这种强迫式的结合方式充满了暴力、伤害甚至是杀戮。比如某些鸟类,雄性只有在暴打雌性一顿之后才能进行交配;而在某些螳螂的交配过程里,雌螳螂必须把雄螳螂头部咬掉,受精过程才能完成。虽说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交配方式,但是说到底,交配过程中两性间的伤害会提高交配成本,也违背了生殖的原始目的。所以在自然选择下,很多动物两性间演化出了克服攻击本能的能力,以便让两性能够安全和平地交配和相处,这就产生了种类繁多的两性关系。
我们先来说说那些不会结婚的动物。尽管雌雄之间会因为性而相互吸引,但是因为互相不够熟悉,所以雌雄个体间还是会经常害怕对方,其实人有时候也是这样。有些动物两性间对对方的恐惧心理不是特别强,它们就不会去伤害对方,但是有的动物两性之间会发生伤害甚至杀戮。举个例子,有一种叫做灰球园蛛的蜘蛛,它们在交配的时候,因为雄蛛长得比雌蛛小得多,没有办法直接为雌蛛受精,所以为了完成交配,雌蛛必须把用来捕食的、锋利的双颚插进雄蛛的身体,固定住雄蛛,在雄蛛为它受精的同时把雄蛛吃掉。
不得不说,雄灰球园蛛的命运很悲惨,但它还不是最惨的。有一种叫做蠓的小飞虫,要想完成交配,雌蠓必须降落在雄蠓的背上,把雄蠓杀死然后吃掉,只剩下生殖器,这之后,雄蠓的生殖器才能黏着在雌蠓的腹部并让雌蠓受精。可以说对很多动物来说,交配过程其实非常危险,只不过由于受到繁殖本能的驱使,它们才敢冒着生命危险去交配。
对于一些更高级的动物,比如哺乳动物里的犀牛,它们一般不会把对方杀死,只不过交配过程会很粗鲁。犀牛本身是一种独居的、性格暴躁的动物,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会尽量避免互相接触,而到了发情期,性的吸引力会让雌雄犀牛走到一起,这时候它们的接触就不可避免了。在交配之前,雌雄犀牛首先会非常野蛮地互相冲撞一番,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很有可能会不小心把对方杀死,只有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搏斗之后,它们的攻击性才会逐渐减弱,对对方的态度也才会缓和一些。最后如果双方对彼此都满意,雌犀牛才会让雄犀牛爬到它的背上进行交配。除了犀牛以外,一种叫做陆龟的乌龟也是这样对待配偶的。为了和雌龟交配,雄陆龟会猛烈地驱赶、啄咬雌陆龟,直到把雌龟弄得动弹不得,雄陆龟才会靠近雌龟和它交配,这实际上就是强迫性行为。交配过程中充满暴力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非洲爪蟾、北象海豹等等,它们的交配本质上都是强迫的。所以这些动物也都是不可能结婚的动物。
当然,自然界中的两性间并不总是充满暴力。比如对于松鼠来说,因为雌松鼠的生殖器是被它的尾巴挡住的,所以交配只能在雌性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为了说服雌性,雄性松鼠往往会装成一个无助的松鼠宝宝,用悲伤的音调发出吱吱的叫声,以此来唤起雌松鼠的母爱本能。可以说,松鼠配偶之间的亲和性,根源来自成年雌性松鼠和她的幼崽之间的亲子关系。而且,一对松鼠在交配之后,一般还能充满感情地相处几天,虽然最后雌松鼠还是会把雄松鼠从身边赶走,但它们之间的短暂相处显然已经有了婚姻的雏形。
松鼠配偶之间的婚姻时间太短,而有一种叫憨鲣鸟的海鸟,它们之间的婚姻就长得多了。憨鲣鸟的寿命大约有20年,实行的是终身的一夫一妻制,但是和人类不同的是,它们只在繁殖季节交配,其他季节双方并不会生活在一起。虽然雌雄憨鲣鸟的体型相似,而且都很有攻击性,但是雄鸟几乎每天都要猛烈地啄咬雌鸟几次,而在雄鸟面前,原本也很好斗的雌鸟则会表现得十分温顺,永远都是打不还手。有趣的是,雄鸟对雌鸟的频繁攻击,并没有影响它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它们本质上还是很爱对方的。
如果说松鼠和憨鲣鸟之间的相处还是因为感情的话,那么动物之间也不缺乏物质的婚姻。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婚姻叫做同居婚姻,指的是配偶双方只是因为某些物质的原因,比如领地而生活在一起,并不关心对方到底是谁。比如一种叫做盲鰕虎鱼的小鱼,雄鱼会找到一个适合生存的洞穴,通过这个来吸引雌鱼来和它交配,如果有一条雌鱼喜欢这个洞穴,那么它们就能共同地生活在一起。这看起来好像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实际上不管是雄鱼还是雌鱼,都一点也不关心对方,他们只关心自己住的这个洞穴舒不舒服。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任意一方被一条其他的同性取代,另一方都是不在乎的,只要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管它谁是谁呢。所以,盲鰕虎鱼之间的婚姻是彻头彻尾的物质婚姻。
当然,大自然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还有很多种其他形式的两性行为。比如生活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某些火鸡,实行的就是一夫多妻的独裁制:一群雄性火鸡和雌性火鸡会生活在一起,但是只有一只雄火鸡有交配权,所有的雌火鸡都是它的妻子,而所有其他的雄火鸡都没有交配的权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一夫多妻制。在肯尼亚有一种东非狒狒,这种狒狒一般生活在30到80个成员组成的小群体里。在交配季节,雌狒狒会每天和不同的雄狒狒自由交配,而没有任何其他个体会干预这种行为,这种东非狒狒遵循的就是自由婚姻的模式。再比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有一种动物叫做袋獾,它们则有着季节性的一夫一妻制,它们的幼崽需要九个半月来成长,所以每对袋獾都会在一起生活九个半月。这之后它们就会分手,直到下一个交配季节到来时,再去寻找新的季节性配偶。
说了这么多不难发现,其实自然界中两性关系的种类很多,比如无婚姻关系、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季节性结偶关系、同居婚姻,等等。但不管是哪种两性关系,在本书作者看来,都是特定物种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三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因为生存方式的不同,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种形式的两性关系。我们人类两性间的关系,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文化里,都是典型的终身一夫一妻制,所以一夫一妻制自然也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所以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就来说:一夫一妻制婚姻产生维持的关键因素,不是性的吸引,而是伴侣间的感情和亲和力。
如果要讨论一夫一妻制,就绕不开婚姻。动物学家对婚姻的定义是:雄性和雌性个体,在发生性行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彼此间仍然存在的依赖关系。所以这里的关键是,雌雄个体间必须要有一种持续的依赖感情。这样一来,像火鸡那种一夫多妻制的关系其实算不上婚姻,因为对于雄火鸡来说,雌火鸡只是它的私有财产和生殖工具而已;而憨鲣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就是标准的婚姻,因为一对憨鲣鸟是可以相处一辈子的,而雄鸟经常啄咬雌鸟,其实也会慢慢地变成一种仪式,并不会让雌鸟真正受伤。
明白了婚姻是什么之后,我再来给你讲讲动物两性间能形成婚姻的根本原因。其实从本能层面看,影响两性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攻击本能、性本能和亲和性结对本能。根据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的理论,攻击本能是动物为了生存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本能,每一个动物都天生拥有攻击性,攻击性的强弱决定了动物的性格,比如老虎的攻击性就非常强,而长颈鹿的攻击性就很弱,攻击本能会让动物两性之间相互远离。第二个因素,性本能,顾名思义,就是动物天生的寻求和异性交配的本能,在发情季节,性本能会克服攻击本能,让动物不顾一切地和异性交配。而第三个因素,亲和性结对本能是科学家们最晚才发现的一种本能,指的是某些社会性动物天生就有的,和其他个体结合成稳定伴侣关系的自然倾向。事实上,正是亲和性结对本能,才让动物两性间从相残走向相爱。
在发现亲和性结对本能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是性本能让两性个体间克服攻击本能,从而结合到一起并产生婚姻。但是这种看法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性本能虽然可以抑制两性间的攻击本能,让两性走到一起,但是一旦两只动物或两个人的性欲望得到满足,性就没有办法再让他们继续待在一起了。比如在交配季节,雌雄老虎可以克服独居的习惯,见面交配,但是一旦交配结束性本能得到满足,两只老虎就会彻底分开,不仅对对方没有任何眷恋,而且还很有可能会打起来。所以作者在此得出结论,认为性本能不是婚姻产生的原因。
再给你举个例子,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交界处,生活着一种叫做文须雀的鸟,这种小鸟在性成熟之前便会开始寻找配偶。在这个过程里,雄文须雀会不断地和它喜欢的某只雌雀玩耍互动,如果雌雀愿意忍受雄雀在它身边,那么它们最终就会结为夫妻。一般来说,一旦结为夫妻,一对文须雀就永远不会相互分开。无论是洗澡、整理羽毛、睡觉还是寻找食物,它们都会待在一起。文须雀之间的爱非常体贴,夫妇之间会用喙来帮对方梳理羽毛,互相爱抚,在夜里雄雀甚至会展开它的翅膀,把妻子覆盖在它的翅膀之下,以保持妻子的温暖。
从这方面来看,文须雀可以说是自然界里的模范夫妻了。如果遇到不幸,一对文须雀中的一只被天敌杀害,那幸存的另一只文须雀就会一边飞来飞去地呼唤自己的伴侣,而后还会一声不响地坐着,这只鸟会很明显地表现出和人类一样的悲伤感情。在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哀伤期之后,那只幸存的文须雀会重新结婚,找一只同样年纪比较大的鸟开始第二段婚姻。但是再婚的文须雀会经常吵架,它们之间分居的时间也会远比第一段婚姻时要长,有时它们甚至会选择彻底离婚。所以对于文须雀来说,它们凭理智找到的第二段婚姻,一般只是一种“将就”,通常不如用青春热情铸造出来的第一次婚姻幸福和持久。
正如文须雀的结偶行为显示的,一旦动物和配偶结成了亲密的婚姻关系,它会把全部的感情投入进去,这样就没有办法再和第二个配偶结婚了。人也是这样,如果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其中一方意外去世,另一方即使再婚,也永远难以忘记去世的另一半。因为他的感情已经耗尽,所以第二次婚姻一般也很难达到第一次婚姻的感情水平。所以说,不管是文须雀还是人,虽然他们的性本能都可以在第二次婚姻中得到满足,但是婚姻感情却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通过这种现象,作者得出结论,认为性本能绝不是维持持久亲密婚姻的原因。理想的一夫一妻制和个体间的依赖感,只能来自动物的亲和性结对本能。
根据这个判断作者总结说,婚姻关系是不是稳定,取决于伴侣双方的结对本能有多强,这包括两个伴侣先天的性格是不是亲和的、它们之间有多和谐,以及配偶中的每一方对这份感情的投入有多深。
通过上面这些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本书作者德吕舍尔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他认为人类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人类天生就有的亲和性结对本能之上的,一对夫妻之间婚姻是否和谐,也主要取决于夫妻之间的感情。这和《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观察婚姻的角度很不一样,因为后者是从基因利己性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婚姻只是动物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的一种最优结果。至于哪种理论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话说回来,本书作者也说,当今社会之所以会有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归根到底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一对情侣结合在一起,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维持持久的婚姻关系。他们误以为性的吸引力是幸福婚姻的主要成分,但实际情况是,单单靠性吸引力的婚姻,会像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一样,贫乏而又不稳定。我们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当做是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拥有一段理想的婚姻,最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的性格是不是合适,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算不算和谐,以及两个人愿意在这份婚姻中付出多少感情。
讲到这里总结一下内容
首先,动物本来没有性别,是自然环境造就了雌雄两性。从无性走向两性,其中的关键动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不过自从雌雄两性诞生之后,性别的优势还体现在物种进化速度的提高,这就又进一步让有性动物获得了生存的优势。
其次,因为生存方式的不同,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种形式的两性关系。有些动物两性间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关系,它们会相互伤害甚至杀戮,而有的动物之间则会形成一夫多妻制、自由婚姻等两性关系,自然界中两性关系的形式和种类相当丰富。
最后,一夫一妻制婚姻产生维持的关键因素,不是性的吸引,而是伴侣间的感情和亲和力。动物学家总结出,影响两性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攻击本能、性本能和亲和性结对本能。攻击本能让两性相残,性本能只让两性短暂接触,只有亲和性结对本能才能让两性从相残到相爱,走向婚姻。动物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拥有理想婚姻的关键,那就是夫妻之间性格的般配、感情的和谐,以及双方对婚姻感情的投入程度。
说到最后,还想提醒大家一句,这本书的结论建立在作者对大量动物行为的观察之上,对我们了解动物两性关系的形式很有帮助。不过人类相比于动物,有着更高的智慧、更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有人类才有的道德感,人类社会中还存在法律法规的约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类的两性关系,类比于动物的两性关系。书中对人类的类比,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与繁衍,雄性生物和雌性生物围绕着性都进行了哪些博弈与斗争。
为什么我们说《性别战争》这本书妙趣横生呢?最有趣的其实在于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上。在书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将自身有关性的困惑以书信的方式写给了一位性行为专家,然后专家再用通俗、幽默的语言给予解答。
比如,一只小蜜蜂给专家来信,说自己很害怕,因为身边所有的追求者都是疯子,他们不急着向自己求爱,反而将其他的雄性蜜蜂咬成两截。这只小蜜蜂就问专家,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制止这些疯狂的雄性蜜蜂呢?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先是打趣地说道:恐怕你是无能为力了,你们这类蜜蜂是地球上最暴力的一个种群之一,为了争夺一簇无花果,都会有成百上千只年轻的雄性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接着,专家开始认真地解释这其中的原因,他告诉这只蜜蜂,由于你们这类属于榕小蜂科的物种只有一个产卵季,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内,雌性蜜蜂最多只能怀孕一次,所以,面对雌性蜜蜂受孕机率不高的现实,雄性蜜蜂想要留下自己的后代,就必须干掉与它竞争的所有对手。
像这样的对话,原书中还有很多,专家将动物们的床笫之欢层层剥开,再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认真的描述。而这位专家就是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奥利维娅·贾德森,她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性别战争”这个极具创见性的观点。性别战争,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雄性和雌性生物围绕着性行为进行的博弈和抗争。雄性是为了自己的基因得以传继,而雌性则更关注抚育后代以及保证自己的安全。有趣的是,这场雄性和雌性之间的博弈注定旷日持久,因为无论哪一方胜利了,生存与繁衍的进程都将会中断。因此作者认为,只有雄性与雌性势均力敌,相互震慑,保持一种不输于但也不胜于对方的胶着状态,物种才能永久延续。
下面,我会通过三部分的内容来详细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先讲雄性生物。在这场性别战争中,雄性需要克服什么阻力、需要用什么姿态与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第二部分我们再来了解雌性生物,我们来看在一般意义上属于弱势的雌性,是如何在性别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更好地保全自己,生养更多、更健康的后代的。第三部分,我会告诉你这场性别战争中一些看起来违背战争原则的现象,比如吃掉伴侣这样的暴力行为以及动物界“一夫一妻”制度等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一部分
我们先看看雄性生物。作者贾德森认为,在性别战争中,雄性就算付出惊人的代价,也难以确保满足雌性,最终达到传递基因的目的,因此,雄性需要懂得什么时候该战斗、什么时候该逃跑,甚至什么时候该使坏。下面,我们详细来说说。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动物界的雄性总是高大威猛,占尽优势,好像只要长得还凑活,能力还可以,那繁衍后代应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但作者贾德森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雄性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心仪的雌性并且交配,那么任何物种的数量都应该成倍地增长。作者认为,之所以各个物种在总体上均衡繁衍,是因为雌性阻止了雄性频繁的成功交配,而这里所说的阻止,主要体现在雄性巨大数量的精子和雌性极少数量的卵子之间的矛盾上,这在生物界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贾德森当然没有一本正经地进行学术科普,而是以一只雌性鹪鹩的来信开始讲述,为什么雄性的精子数量这么大。
这只雌性鹪鹩来信说,它的老公担心自己的精子数量太少,无法让它怀孕,因此老公不停外出,说是去看医生,但是这只鹪鹩很疑惑,因为它知道老公一次可以射出80亿个精子,所以它想不通老公的精子数目怎么会不够。对于这只鹪鹩的困惑,专家回信告诉它,它的丈夫在撒谎,说去看医生,这只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借口,它应该是出去鬼混了。接着,专家话锋一转,语调渐渐严肃了一些,她告诉这只鹪鹩,虽然80亿个精子只是为了1个卵子,但有时候还真不一定够。
作者认为,在众多雄性物种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决定了雄性必须拥有极大的精子数量。
第一个因素是生物学家所说的精子竞争。由于和雌性交配的雄性不止一个,为了使卵子受精,不同雄性之间的精子会互相竞争。贾德森风趣地描述说,精子竞赛的过程跟购物中大奖一样,买的越多,中奖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说,产生精子数目越多的雄性,让雌性卵子受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受精成功的雄性必然是那些精子数目最多的雄性,而繁衍出来的雄性后代也会拥有数量惊人的精子。这样繁衍几代之后,族群中的每个雄性就都会有很大的精子量。我们进一步来说,由于许多物种的睾丸是精子的制造工厂,所以在精子竞赛中胜出的雄性应该有更大的睾丸,这种大睾丸的基因会遗传到下一代。实验观察发现,最少经过10代,睾丸的尺寸就会因为适应精子竞赛而变大。
接着,专家告诉这只鹪鹩,第二个决定雄性需要产生大量精子的因素,是精子在通过雌性的生殖道与卵子相遇之前会大量死亡。书里幽默地描述说,“精子出发时的数百万大军,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到达终点。”对于精子大规模死亡的现象,科学家已经讨论了300多年,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精子与卵子数量极大的反差,以及精子在交配过程中大量的死亡,就造成了一个很直观的现象,那就是,交配成功导致雌性怀孕不算是一个很大概率的事,而一旦交配成功使雌性受孕,后代往往都是比较健康和优秀的。对于雄性而言,要想让自身的基因得到传承,实现繁衍的目的,那么,它就必须不断寻找令它满意的雌性,然后不断与这些雌性交配。
这听起来好像也很容易,不过贾德森告诉我们,实际上一点也不容易。我们拿书中一个片段来说,一头雄狮子来信,说自己的伴侣是一个花痴,性欲高涨的时候,每半个小时就要和自己交配一次,而且这种情况会没日没夜地持续四五天。这头雄狮子感到筋疲力尽,但又不想让伴侣知道,于是想让这位专家推荐几种增强性能力的药。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回信说,现实是很残酷的,因为即便这头狮子已经和他的伴侣交配了100次,也未必能当上父亲。根据调查研究表明,雌性狮子需要强烈的性刺激才有可能受孕。研究人员估算过,狮子交配能最终导致怀孕的概率不超过1% 。专家还告诉狮子,不仅仅是狮子,有些物种,比如雌性的兔类、白鼬和家猫,对它们来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性刺激就不会排卵;还有像老鼠这类物种,虽然会自动排卵,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性刺激,即使卵子受精也不会怀孕。许多物种中的雌性只有受到足够的刺激才可能受孕,否则,它们会不断与雄性交配,直到受孕才算满足。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者贾德森认为,雄性动物为了繁衍的目的,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守两项原则,并进化出两项重要的技能。
我们先说这两项原则:第一条原则是,判断当下是否是自己的唯一交配机会;第二条原则是判断通过战斗是否可以和更多的雌性交配。雄性必须用这两个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以便让自己有更大地胜算战胜对方。
在实际战斗中,光有原则还不够,行为上还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技能。
这第一项技能,就是明确判断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实力的高低。许多动物都进化出一套特有的方式来评估对手的实力。比如,雄果蝇通过比较双方视幅的大小来确定对方的实力。视幅是指眼睛在观看物体、图像时,停顿一次所能看清内容的面积。而对于雄性大象来说,打斗的因素不仅是身材大小,还要考虑对方是否处于狂暴状态。当一头雄象处于发情狂暴期时,血液中的睾丸激素是正常情况下的50倍,所以,如果一只正常状态的雄性大象遭遇一头狂暴期的雄象,那么逃之夭夭才是上策。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个知识,对于年轻的雄象来说,发情期的狂暴状态每次持续几天,而老雄象的狂暴状态有时则可以持续4个月。
那么,如果一个雄性天生软弱无能,很难遇到比它还弱的对手,它又该怎么办呢?
贾德森认为,这时候,雄性就需要掌握第二项技能,就是趁乱行事。具体来说,就是偷偷混到雌性动物中间,趁其他雄性不备的时候,与雌性交配。这种方法在鱼类中比较常见,有报告称,超过120种鱼会采用这种方法。那么,究竟如何趁乱行事呢?
比如在书中,一只海绵虱来信,这是一种很小的虱子,它说自己刚打了一架,赢得了一个海绵洞,这个洞里住着一群美丽的姑娘,但是它开始怀疑其中一些姑娘也许是小伙子,有几个看起来就像穿上了女人衣服的男人,它问专家自己是不是得了妄想症?
说到这儿,估计你应该猜到雄性生物要怎么趁乱行事了。我们以大鳍鳞鳃太阳鱼为例再具体说说。在这种鱼中,小个的雄鱼不仅看起来像雌鱼,而且也会和真的雌鱼一样,跟大个雄鱼调情。当一条真的雌鱼出现后,假雌鱼就混在其中,并排出自己的精子,这样一来,弱小的假雌鱼也获得了繁衍后代的机会。所以说,那只来信的海绵虱当然不是得了妄想症,海绵洞里确实有一些穿上了女人衣服的男人。
我们总结一下这部分内容。作者认为,在性别战争中,雄性数量巨大的精子和雌性数量很少的卵子之间的矛盾,使得各个物种在总体上可以均衡繁衍。对于雄性来说,它们往往即使付出惊人的精子数和体力,也难以确保让雌性受孕,因此,雄性要懂得两条原则,在行为上还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技能,第一项技能就是明确判断自己与情敌实力的高低,第二项技能就是混入异性群体,偷偷交配。
我们说完了雄性生物,那么,对于雌性而言,是不是就可以在性别战争中高枕无忧,等着雄性来交配就好了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贾德森认为,对于雌性而言,这场性别战争同样是艰苦卓绝的,如果雌性想要在这场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那么它们不仅要疯狂地、主动地与更多雄性交配,还要有策略地交配,有时甚至需要违背自己的本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贾德森看来,对于动物而言,理想状态里,与更多优秀的异性交配,生出的后代也就越优秀。这点不仅是对雄性适用,对雌性同样适用。所以,雌性与越多的雄性交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受孕机会。
在书中,有一只拟蝎写信给专家,说它的女朋友和某个混蛋拟蝎眉来眼去,它认为自己的女朋友肯定和那个混蛋有一腿。这只拟蝎问专家,怎样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爱自己的姑娘?
专家告诉这只拟蝎,雌性拟蝎生性水性杨花,喜新厌旧。至于它们为什么会这样,答案非常简单,这样做,怀孕几率更高。另外,除了增加受孕概率,雌性乱交的背后还往往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在动物界,常常有雄性杀死非亲生的后代的事情发生,所以雌性乱交还为了保护后代。为了完整清晰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借助书外的一个叶猴杀婴的故事来具体说明。
在肉唐僧的《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一书中,肉唐僧告诉我们,根据美国社会学家萨拉·赫迪的研究发现,叶猴这种猴类,在一段时期内只能存在一个猴王,猴王一般有六七个配偶,而猴群内许多小猴就是猴王和配偶们生下的的未成年子女,不幸的是,猴群中还有很多成年的单身雄性猴子,它们会寻求机会打败猴王,成为新猴王,当某个成年单身雄猴打败了猴王并成为新猴王后,会杀死所有还在吃奶的小猴,目的是让哺乳小猴的母猴进入发情期,从而与自己交配,生下自己的亲生骨肉,延续自己的基因。对于这种情况,母猴们当然不愿让那些自己生下来正在吃奶的小猴被杀,于是它们会找机会尽可能与所有雄性叶猴交配,如此一来,不管哪只雄猴当上了新猴王,所有的后代都有可能是新猴王的孩子,这时候,新猴王就不敢再随便杀害小猴了。
回到《性别战争》一书,作者贾德森用黑猩猩的例子,较为精练地讲述了雌性的这种为保护孩子而进行的乱交现象。作者告诉我们,雌性的这种性行为策略,在生物学上被称作混淆理论。混淆理论最初是对黑猩猩一种性行为的描述,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混淆理论可以被应用到更多有类似性行为的动物身上,比如我们说的叶猴,就符合这种混淆理论。
针对雌性的这种策略,之前说到的美国社会学家还进一步观察了雌猴的性行为频率以及尿液中的激素水平。她发现母猴对性最为热衷的时候,不是怀孕前,而是刚刚怀孕不久的时候。雌猴怀孕后变得更热衷于乱交,目的只能是一个:欺骗。既欺骗了老猴王,让老猴王以为都是自己亲生的,又欺骗了未来的新猴王,让新猴王认不清其中哪个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怀孕不久的雌猴和雄性频繁地交配,就是为了阻止未来新猴王的杀婴行为。
雌性物种追求乱交的生存状态,在一些动物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原因。作者贾德森说,在红翼黑鸟中,雌鸟的鸟巢在受到袭击的时候,所有和它有过性行为的雄鸟都会飞过来帮忙。可以说,这种性行为的策略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
让我们总结一下,性别战争中,雄性的乱交行为简单粗暴,它只是为了基因的传承,而对于雌性来说,却还有保护后代和自身生存安全的目的。
第三部分
不论是雄性还是雌性,为了维持这场性别战争,它们分别忍受着自己说不出的苦,进行着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最优性行为。除了这些已经模式化了的常态行为,还有一些我们看上去反常的行为,比如,像吃掉伴侣这样的暴力行为,以及动物界里的“一夫一妻”制度等等。其实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层的原因。
我们先来说说暴力行为。动物界的暴力有很多种,我们先来看一下雌性的暴力行为。比如一只公麻雀拥有两个配偶,公麻雀只会帮助最先孵化出小鸟的那个配偶,因此,雌麻雀为了确保自己能得到公麻雀的帮助,会将公麻雀另一个配偶生下的卵压碎。贾德森告诉我们,这种暴力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资源抢夺,雌麻雀是在为自己的后代争夺更多的食物,以及更多的生存机会。
接下来我们要说雌雄之间最骇人听闻的暴力行为,吃掉伴侣了。
在书中,一只欧洲螳螂给专家写信,说自己交配的时候,如果先把伴侣的脑袋一口咬下来,它会觉得更爽。对此,专家告诉这只欧洲螳螂,大约有80多种雌性动物会在交配前、交配中或者交配后吃掉自己的伴侣,其中除了很多人已经知道的蜘蛛,还有几种螳螂和蝎子也在犯罪名单中。
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究竟为何会出现呢?贾德森说,这其中包含各种复杂的进化原因。目前公认的理论认为,这其中包括物种成本效益、精子竞争和神秘的雌雄淘汰计划。在某些物种中,雄性虽然被吃掉了,但它的后代却因此具有了演化优势。比如一种雌性花园蜘蛛,它们每消化完一只雄性蜘蛛后,身体就变得更丰满而健康,从而使得后代更优秀。这是雄性用身体喂养了与自己交配过的雌性,这样可以提高下一代的孵化与成长机率,最终能够让自身的基因传递下去。
除了这些动物界的暴力行为,一些物种的“一夫一妻”状态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大自然中,究竟有没有天生忠贞的动物呢?
从行为表面来看,这样的动物是有的。贾德森就告诉我们,像黑兀鹰、寒鸦、迪克小羚羊等动物,就是忠贞不渝的典范。可是,它们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因为道德,而是生存选择的结果。在这些动物中,一些雌性由于没有能力单独抚养后代,所以它们选择和自己的伴侣实行一夫一妻制,让伴侣和自己一起抚养后代。这种行为,作者称之为一夫一妻的贤妻理论。
贾德森还说,有一种螳螂虾在青春期就可以配对了,一旦配对成功,双方就会抓紧一切时间挖个洞穴,然后一生都守在洞穴口等待猎物,从不离开彼此,也从不走出洞穴。这是因为螳螂虾不像其它虾那样有坚硬的外壳,它们的身体很软,在洞穴外根本活不下来,更别提出去拈花惹草了。另外,由于这种虾在成年后会停止分泌防止洞穴坍塌的黏液,所以,它们必须趁着青春期早早找到配偶,在双方成年前尽快挖好一个洞。也就是说,即使这两只螳螂虾后来互相看烦了,也没有能力再去新筑一个洞了,所以只能在一个洞里一生厮守。由此可见,动物选择一夫一妻有时是为了生存。如果某种物种的雄性与雌性相互离开会对彼此产生生存上的危险,那么它们就会保持一夫一妻的关系。关于这个现象,作者称之为一夫一妻的危险理论。
在生物界,一夫一妻的例子其实并不多见,其原因也不尽相同,而人类社会的主流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一夫一妻呢?据作者推测,除了文化压力之外,很可能是因为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人,比那些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人有着更高的生殖成功率。人类的配偶制度不同于大部分动物,恰恰说明人类生命体的构成含有一种超越生物本性的机制,这点也许比其他动物更高明。
在我们熟知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物种千奇百怪的行为虽然常常被人类文化赋予利己、利他、道德、非道德等等含义,但在实质上,基因都是自私的,几乎所有的动物行为都是出于本能需要。基因在某种算法里判断利弊、引导行为进行取舍,最终目的还是将更加优质的基因传承下去。换句话说,任何物种都是基因制造的机器,也都是基因的奴隶。
除了我们讲到的暴力行为、一夫一妻制度,书中还描述了雌雄同体,甚至是无性行为的生殖方式。所有两性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繁衍后代、传播基因。
总结
这就是本期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讲述了在性别战争中,雄性数量巨大的精子和雌性数量很少的卵子之间的矛盾,使得各个物种在总体上可以均衡繁衍。对于雄性来说,它们往往即使付出惊人的精子数和体力,也难以确保让雌性受孕,因此雄性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技能,第一项技能就是明确判断自己与情敌实力的高低,第二项技能就是混入异性群体,偷偷交配。
在第二部分,我们讲解了在性别战争中,雌性极具策略的乱交,是为了避免雄性对自己后代的杀戮,最终得以与雄性维持力量的平衡,达到物种不断繁衍和优化的目的。
在第三部分,我们围绕性别战争,谈了谈性行为中的暴力和一夫一妻等特殊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了解到,雌雄之间,不仅基因会为了千秋百代的繁衍做出力量均衡的对抗,而且雄性和雌性还常常着眼于自身及后代的生存发展状况,做出各种各样甚至是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包括暴力、互相蚕食以及坚守一夫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