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读历史,我说我想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太远的历史模糊不清,所以我选择读近代史。这几年陆陆续续也读过一些近代史著作,现将我觉得适合初读近代史的读者的几本著作,推荐如下: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读近代史怎么可能少得了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先生被誉为近代史研究开山之人。此书寥寥10万字,却将从鸦片战争至抗日前夕的百年历史抽丝剥茧,论述明白。在书的前论中,作者以高昂的爱国热情说到:
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相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丰厚,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
在战乱的年代,作者对我民族之前途仍充满希望。
书中观点现在看来确有些陈旧,但此书“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是非常适合初读近代史的读者,要注意的是,在书的封面上虽有未删节字样,但聪明的读者也应该知道不能太当真;还需了解,作者在最后单独开了一小节《贯彻总理的遗教》,虽是对中山先生的尊重,但作为史家,作者此举却有失偏颇,个人色彩太浓,希望读者自行甄别。
2、陈恭禄《中国近百年史》
陈教授告诉你怎么做愤青。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极其鲜明的态度,在评价《辛丑条约》时这样写到:
大祸造成,兵败屈辱之下,实无奈何!所可痛心者,大臣何多昏庸不知是非,误国至于此极也!其人死何足惜?
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远见之政治家”六字,作者始终痛心中国未有远见之政治家。
此书是作者《中国近代史》的精简本,据作者在书中自序中说:
余写成《中国近代史》后,友人以为分量太多,决非中学生所能读。该书原非为中学生及一般人士而作,……本书之写成,专为中学生及一般人士之用也。
作者的《中国近代史》是以文言写就,煌煌70万言,整本书捧在手里像一块砖头,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阅读障碍,这或许也是陈恭禄先生的书相较其他近代史销量不太好的原因,也因此作者在普通读者中声名不显。顺带一提,陈教授的《中国近代史》大陆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亦有删节。《中国近百年史》虽也是以文言写作,但字数已大为精简,与蒋廷黻的近代史相当。此书与蒋作,两本小册子,非常适合初读近代史的读者。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写文章的时候我犹豫该不该带上这本。这本书在近代史读者中名声赫赫,但因为某些原因,大陆版一直被人所诟病,读者莫不钟情港版。历史读者好像对删节都非常敏感。港版分上下两册,读者想看的大都是大陆版里没有的下册中的有关内容,但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下册其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劲爆。由于作者第一手资料的缺乏,在共和国史部分,一些“刺激”的内容近乎于胡编乱造,带有作者非常浓重的感情色彩,读者朋友们看看就好,切莫当真。倒是上册中的内容,特别时晚清部分,考据详实,内容广大而紧凑,说服力强,可看性十足。
此书最可贵的有两点,第一,较其他近代史作品,徐著在时间跨度上应该是最大的,从1600年写至1998年,横跨400年,这样的跨度是别书所没有的;第二,徐著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附有参考书目,对读者来说,这就是一张近代史阅读书单。基于这两点,此书值得一看。
4、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这应该是最棒的近代史了!较之蒋书,内容更加详尽;相对陈作,民国半文半白的语言更加阜实;比之徐著,作者态度更加中正。对于一本好书,反而不知道怎么写推荐理由了,这样一本近代史,我毫不吝啬地在豆瓣给它打了5星,只能说,去看吧,不会后悔的。
一部百年史,屈辱二字贯穿始终,但“所当知者,凡此恶劣现状之造成,决非一人一事之咎,不必互相责难,唯当各尽责任,期有所成而已。“我们现在不也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