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作业:
今天去超市买了果冻,你回家就要吃,妈妈让你去背古诗,背下来就可以奖励吃一个,你没有哭闹,没有讨价还价,自己很快背下来了,而且真的只选了一个,吃完就自己去完了,妈妈觉得你说到办到,太厉害了!
李抒贤点评指导:
宝贝想吃果冻这件事,我有些好奇,为何要用背古诗作为交换呢?是开心吃下果冻对孩子好,还是让孩子委委屈屈吃下好呢!孩子表面没有反抗,但内心也许会解读:我还不够好,我还没有达到妈妈要求,我不配吃果冻!我觉得学习和吃果冻是两件事,如果这样交换久了,多年后,孩子可能会没有动力去学习!
穆静叆点评指导:
李老师,早上好,一天愉快
看得出您对孩子的培养非常用心,是一个负责任地教育孩子的家长,这个小小的细节也能体现出您平日没少花心思呢[强][强]
想吃果冻,就要背一首古诗,看来您实现了“双赢”,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奖励”而且又延迟了满足,当下看来是很好的。
教育具有延迟性。
短期很有效,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还是有隐患的,抒贤老师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比如这件事,确切来说,您对孩子不一定实现了真正的鼓励,而是提要求。当我们对孩子越多要求时,未来她就对自己越没要求。外在因素将干扰内在因素。
很可能以后背古诗就想讲条件,认为为妈妈背诗应该得到奖励,他律多了,自律就少了。
以后没有这样的奖励,要不要背诗呢。
另外,孩子想吃果冻是口腹之欲也是人性本能,拿背诗来交换,潜台词是妈妈不爱我,爱的是我的表现。
还有就是有可能破坏孩子对文学的美好感受,变成任务。
如果您问,奖励不对吗?也对。但要符合家庭中的规矩,也就是这个原则是针对全家制定的,而不是大人制约孩子去学习的武器,不能单方面实现妈妈的指令和愿望,才满足孩子。
为什么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不自律不自觉去学习,越来越有“奴性”,就是这个道理。
祝福您,孩子越来越优秀,个人一点拙见,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