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此时,正和室友在距离图书馆的500米左右的地方租好了房子,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那时的我们充满了斗志,幻想着美好的研究生生活。却不曾想到过程会如此曲折艰辛。
我报考的是本省的一所985+211,室友报考的是上海的一所一本院校,虽不属985211,但由于地域优势,加之学校条件不错,报考的人数每年上涨,竞争压力也非常大。我们确定目标院校的过程倒没有太纠结,我是因为想离家近,室友则是因为想去大上海。漫长而短暂的一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大多数人觉得考研很难,无非是因为太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学习状态。从高考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我们再也很难选择去过那样披星戴月暗无天日的生活。有人把大学生活比作温水煮青蛙,惟有奋力跳出那口锅,才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安逸的生活总叫人觉得容易满足和倦怠,那股跳出锅力气,也往往会在大学生活中逐渐地消逝殆尽。我并不知道跳出那口锅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或许在锅外面,等待我的是一把锋利的菜刀,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跳出去,等待我的,只有死亡。
备考过程是艰难的。本科学校并不反对考研,但也不会提供任何支持,课还得去上,各种活动会议都必须参加。家里人对考研也是一窍不通,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从请教学长学姐开始,到网上查院校资料,计算报录比,综合分析往年的考试,买各种资料,甚至生活上的种种小事,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再也不会有人像高考那样帮你一切搞定,除了学习之外不要操任何心。当时总会忍不住感叹,高考原来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只怪自己当初不懂得珍惜,辜负了大好的条件。
暑假之前的一个学期都忙于学校的各种事务,去图书馆的次数也不固定,只是大致把专业书看了一遍,除此之外,就是背背单词。期末考试之后,以为自己终于有时间能安安心心地学习,但还是高估了自己。我们租的房子离图书馆很近,但周围除了图书馆再也没有别的建筑,暑假期间,学校只开了一个食堂,往返就需要四五十分钟,学校外面除了早餐店,再没有别的店会营业。南方的夏天温度高的令人无法忍受,住的地方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落地扇,图书馆一百多人的自习室只装了四台空调,有两台常年处于当机状态,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中午十二点徒步在太阳下行走四五十分钟,只为吃一顿难以下咽的中饭,于是整整一个暑假,我们吃饭的次数加起来不超过二十次。即使是这种状态下,我们依然坚挺着没有回家,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最后考上了的人,没有一个是选择在家复习的——尽管我们整个暑假的学习效率低得吓人。
真正开始发力几乎到了下学期开学前一个星期了。当时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真的就没有任何希望了。于是设了早上六点的闹钟,六点五十到图书馆叫管理员开门——没错,我们的管理员睡在图书馆边上的小屋子里,中午回去休息半个小时,晚上管理员关门的时候叫我下去,回去以后洗漱完继续看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中间有一次生了一场病,凌晨三点起来上吐下泻,第二天浑身无力,早上没能起来,中午挣扎着起来去吃了一点东西,下午又去了图书馆。现在想起那一段时间,连自己都无法理解当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活着的。所以考完试之后,最开心的,应该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吧,至少现在早上能多睡半个小时了。然而我的室友却没有坚持到最后了。考前两个月的时候,几乎就已经放弃了。或许当时就已经做好了再来一年的准备。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也很平静,大概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吧。
这一路走来,不是没有想过放弃。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几乎每个两三天就要产生放弃的念头。可是我又是如此地不甘心。或许多坚持一天,两天,我最好的年纪又能节省一年。幸好我坚持下来了,幸好。
今天这下这篇文章,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以后的考研人,考研最难的,不是题目,不在于考试本身,考研最重要的,无非是坚持,但这却往往是最难做到的事。班上起初有三十多人准备考研,报考的时候却只有二十人,最后去考试的,只有十三人了。这条路上,走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对手越来越强大,如果有一丝一毫的退却,就很难走到最后。有许多人反感现在的鸡汤文,今天我写下的这篇应该也属此列,但是这一路走过来,我知道,如果不是每天早上天还未亮给自己来一碗“鸡汤”,如果不是每天晚上十点半一个人摸黑走回去的路上给自己灌一碗“鸡汤”,如果不是每每给坐在图书馆学不下去的自己灌一碗“鸡汤”,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我就绝对坚持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在出成绩的时候欢呼雀跃。别人端过来的鸡汤只能果腹,只有自己用生活熬出来的鸡汤,才能让自己在最艰难的岁月奋勇前行,无坚不摧。
每一段旅程的结束,又是另一段旅程开始。青蛙跳出了锅,并不意味着生命得到了保障。考研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不需要再奋斗,相反,这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有很多的事等着我去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的坚持,我要用我未来的生活熬一锅香浓的鸡汤,为我的坚持补充能量。
谨以此文向每一个坚持到最后考研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