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了,2017已过半。事物到达一半的感觉,必然没有绽放如花的结果,却能够看见生长,像是你决定要努力,然后发现思维方式开始在改变,不是0到1的艰难,也不是90到100的忍耐,犹如在爱情里暧昧不明的状态,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已经产生了,剩下的,不如让时间给你答案。
七月里的花,紫红色系居多,蜀葵、木槿、木芙蓉、紫薇、千屈菜、醉鱼草、百子莲、迷迭香、萼距花、紫苑... ...
前三种灌木都是锦葵科的,花期相近,色彩也略有接近,木槿紫色居多,木芙蓉紫色偏粉,也有白色,蜀葵大多数也是紫色、红色、白色这三种。今天只说木槿,是朝开暮落的那一种。
一些人的记忆里应该会有这种植物的出现,小时候菜园的篱笆,用木槿围得严严实实,到了夏天,瓜果熟透,篱笆上也开满了花。暑期的早晨醒的晚,起来穿过篱笆,摘一些蔬果,黄瓜,番茄,大西瓜,放在老井里打出来的水沁着,入了口都是凉夏的味道。
也因此不太去注意那种“篱笆边的植物”,等到成为城市生物以后,发现也少有人觉得木槿矜贵,多是路边丛林,甚至在给别人建造园子的时候,也很少会配一株木槿,她太常见,就显得不够精致了。
比起现代人,古人似乎更加偏爱木槿花,《诗经》有云: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配玉琼琚。
“舜”就是指木槿花,将美人比做木槿,这女子必然是有些风情在里面的,娇俏摇曳,而木槿花比较常见,此喻一出,听着必然明朗了,通俗而易于传播。此诗出自《郑风》,就是如今河南郑州、荥阳、登封、新密、新郑一带的诗。同出自《郑风》形容女子则是这样: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此句更妙,窈窕柔韧,灵动清秀,但又真的想不出“清扬婉兮”这样的形容。金庸老先生大概是爱极这句诗的,她把段正淳和秦红棉之女取名木婉清,此女实在是“有香气的女子”,且看他的描写:
周身一身香气,似兰非兰,似麝非麝,气息虽不甚浓,但幽幽沉沉,矩矩腻腻,闻着不由得心中一荡。
扯远了,抱歉。说回木槿。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一到,木槿就要开了,好像跟蜻蜓蝴蝶抢着要过夏天。她虽然入夏即开,但是却一直开到初秋,当你裹着风衣,空气微凉的时候,若有留心,还是会看的到木槿的花儿在盛放。我想,对比一些花儿,朝开夜合是有些克制了,所以能自由的晃荡在一整个夏季里,她大概又极爱秋天,要等到雨丝微凉落在她面颊才肯褪去。
木槿是落叶灌木,好在花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较耐干燥和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抗性,所以在城市绿化中被大量应用。大概也是因此,她成为一些人关于夏天的记忆,如同夹竹桃。园子里很少用这种植物,如果当作绿篱,冬天一到,成了一道萧瑟的风景,若点缀用,则有茶梅、厚皮香、石榴等更合理的选择。古人似乎有在中庭种木槿的习惯:
风露飒以冷,天色一黄昏。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
夜合朝开秋露新,幽庭雅称画屏清。果然蠲得人间忿,何必当年宠太真。
或许是古代植物的种类相对还比较少吧,或是那时日头比较慢,人们尚有闲情去观察每一种生命力量。
木槿花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以及还原糖、维生素C、氨基酸、铁、钙、锌等,并含有黄酮类活性化合物。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绽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利用木槿花制成的木槿花汁,具有止渴醒脑的保健作用。高血压病患者常食素木槿花汤菜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明天你有空,不如做一个木槿花紫菜蛋汤试试?
好了,今天就这样咯。早点休息开启元气满满的下一周奥。
古德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