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原子论之前,先简单说两个人。
在巴门尼德后面,罗素说的是恩培多克勒,他是哲学家、科学家、预言家、江湖术士的混合体。
他科学上的贡献咱就不说了,就说说哲学上他的两个重要观点:
他提出了四原素说:土、气、火、水。这四种原素是永恒的,以不同比例混合,产生了复杂物质。是爱使它们结合,又被斗争分开;爱和斗争也是原始原质。
变化(自然过程)不受任何目的支配,而是受“机遇”和“必然”的支配。每种实体都是暂时的,只有原素和爱、斗争才是永恒的。
在这点上,恩培多克勒和赫拉克利特有相似之处,但稍微缓和些,他认为造成变化的不仅仅是斗争,还有爱。
在这些方面,他的哲学思想比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更为科学。
—————
另一个人叫阿那克萨哥拉,他是第一个将哲学介绍给雅典的人。
他继承了伊奥尼亚人的理性和科学传统,他提出了月食的正确理论。他介绍了 nous(心,理智)的概念:他认为心也是参与生活体组成的实质,他把它们死的物质区别开来,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他的历史重要性可能不如其他哲学家, 但没有他,就没有雅典的哲学。
雅典的伟大始于两次波斯战争,白里克里斯时代是雅典的黄金时段,有了苏格拉底,有了柏拉图。
—————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原子论:
原子论的创始者是,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物理上是不可分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是不可毁灭的,原子是持续运动着的...
嗯嗯,没听错,我们的确说的是哲学,不是物理。而且原子论者的理论更接近于近代科学的理论,我可不可以说,哲学家其实也是科学家呢。
原子论者是严格的决定论者,他们相信万物都是依照自然规律而发生的;世界一旦存在,它的继续发展就是无可更改地被机械的原则所确定。
而且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同,原子论者力图不引入用目的或最终因的观念来解释世界,他们致力于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努力,想要了解世界。他们的态度可以说是真科学的,而且还富于想象、生气勃勃、充满了冒险的乐趣;他们有深沉的智慧和赤子的热诚。
这一点,是罗素推崇的,他认为德谟克利特之后的哲学,都过于强调了人:
怀疑主义引导我们去研究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努力去获得新知识;苏格拉底过于强调伦理;柏拉图否定感性世界,而偏重那个自我创造出来的纯粹思维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对目的过于信仰,把目的当作是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这些从思想上来看,都是有害的。
但,可能这就是过程吧,需要耐心,等到文艺复兴...
返回头去解释一下,什么是最终因,可能就很容易理解,为啥罗素推崇原子论者了。
当我们问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可以指:
1/ 这一件事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目的论或最终因)
2/ 之前是什么事情造成了这一件事情(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机械论的解释)
机械论的问题会引起科学知识的讨论,而目的论却不会。原子论问的都是机械论的问题,而之后的人(直到文艺复兴)都只对目的感兴趣,这就会把科学引到死胡同里。
但机械论也有它的局限,和目的一样,只适用于实在的某些部分,而不能适用于实在的全体。
在古代,经验的观察和逻辑的论证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原子论也不应该完全是经验。我们不去探究这理论是咋来的,也不去罗列理论内容了;反正觉着牛顿、爱因斯坦一定会从中有所借鉴就对了。
知觉有两种:
理性的,仅仅依赖于被知觉的事物。
感性的,除了事物,还依赖于我们的感官,所以容易欺骗我们。
德谟克利特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在他看来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思想也是物理的过程。是不是就走了另一个极端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