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富国中证红利的分红除权日,看到确认的现金红利通知时,突然想给手上现有的基金定投历史梳理一下。
2018年开年至今,股市一直在连涨。我知道,有很多人光这十几天的收益就远远超过了我过去两年的基金定投收益,不过还是厚脸皮地做个总结,给自己一点信心继续定投。
备注:红利收益率=现金红利/总投入成本,现金红利是去年和今年两次红利的加总,忽略了时间因素,是简单粗暴的不准确估算;
到期收益率=(现金红利+最新市值-总投入成本)/总投入成本,假设按照当前市值卖出,同样忽略了时间因素,依然是不怎么准确的估算,胜在简单易懂。
这就是我从2016年下半年决定实践基金定投以来的最好成绩了,小本生意,诸位莫笑。
回顾过去一年,得到的运气不少,走过的坑也不少,老老实实写下来,希望2018年能克服缺点,坚持纪律。
1、类固收基金组合
2017年年初的时候,推荐过富国这只鸡,因为实在太喜欢。现在回看,依然是代替固定收益的不二选择。
富国中证红利的股票组合均是近两年稳定高分红的代表,上市公司稳定分红,基金跟着节奏也稳定分红。假如长期持有,只拿每年的分红,简单粗暴计算,红利收益率也有22.96%,再简单粗暴地除以二,估算年化也有10%,可以毫不脸红地对抗市面上很多P2P产品了。
这是富国中证红利的分红史。不算特别稳定的分红,因为是增强型基金,基金经理如果觉得后市机会大,会暂停红利的发放,用以储备股票。
因为想模拟一个可代替固收产品的基金组合出来,我在2017年7月份开始定投兴全趋势投资混合。
这只基金是五星评级,2005年11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有1425.77%。看中它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的业绩稳定且好,更重要的是它的分红习惯。
我会持续关注这两只基金,等哪天我攒够钱了,就买这两只基金,靠着每年的分红活着。
当然,这个组合目前有很大的缺陷,且不说这两只基金的良好表现能不能撑到我攒够钱的那天,它俩都不是每年绝对稳定分红的,在不分红的年份,还需要其他的收入来补足。2018年要继续寻找,完善这个类固收组合。
2、市场就是个周期循环
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基金,得益于2017年的一九行情,纯粹运气,无关技术。可惜的是定投的时机不对,才买几个月就遇上不断上涨,成本加高,于是早早结束了定投。
前几天在水晶苍蝇拍的微博看到这么一段话:
从08年以来,09年是全面反弹,10和11年是上证和沪深300、深综指的较大熊市,创业板当年上市牛市;12年沪深上证深综小幅翻阳,创业板见底收跌,差别不大;13年沪深和上证是跌7%左右的小熊,创业板+80%的大牛市(深棕20%涨幅);14年上证沪深+50%的大牛市,创业板10%小涨;15年全市场剧震,但创业板依然录得8成牛市(深综指6成大阳),沪深上证8%左右收阳;16年全体熊市收跌,但创业板跌幅最大。17年沪深最牛20点大涨,上证10个点,创业板再跌10多个点。
只能说,风水轮流转,周期是硬道理。在低迷的时候默默定投,在高涨的时候坚定退出,经过几番周期下来,拿个市场平均收益也是很不错的,因为国家经济整体趋势是上涨的。加上没怎么费工夫费心思,性价比就很高了。
我的手上还持有着创业板指数基金,是在2016年6月份开始定投的。买的原因是听了个同事的推荐,说创业板指数基金涨得甚好,加上当时市场上一片“这次不一样”的说法,看着确实连涨两年的创业板,以为后面真的会延续,就傻乎乎地高位进去了——等了两年,今天还是-22%的亏损。
我一直没卖,放在那儿提醒自己: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3、守住心,守住意
道理是懂的,只是做到很难。
回顾富国中证红利的定投记录,在2017年4月份的时候一次性追加了2000块。其实那时候富国的价格已经上来了,破坏定投规则的一次性投入,反而加大了成本,拉低了整体收益。反省下来,还是因为沉不住气。总想妄动,总怕错过。
高瓴资本的张磊给邱国鹭的新书《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作序,说:
对于投资来说,简单和不简单的事或许相似: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在不断的市场诘问和自我拷问中,不随波逐流,最需要的是深植行业、企业及市场的卓越研究能力和强大自我约束的投资初心。
昨天跟老板去见了个私募管理人,在了解其团队背后的努力后,我只剩下对市场深深的敬畏之心。这市场,不仅仅有着无数深谙人性的投资者,还有无数日夜孜孜不倦看市场和企业的研究者,在这浩瀚的智慧面前,我只觉得自己太渺小、太无知。
于是回来,老老实实,按照规则定投,守住心,守住意,跟着市场走,只求市场在螺旋上涨的大势下,赏口饭吃。
PS:上文截图里的基金仅是个人尝试,不作跟投建议,特别是估值现已比较高的前三只基金。追涨杀跌是个坑,别跟我一样轻易掉进去,要想爬出来真的很难。
祝大家2018年投资均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