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沉默,愈是克制,所有的石破天惊都深沉入海底,回头,一座城堡已悄然竖起。
——题记
我喜欢两段关于“爱”的描述,一是《哥多林前书》里使徒保罗对爱的颂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二是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里说: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我迷恋这种克制的爱情观,它从不热烈,也不烂漫,用的力却不比前者少,它压抑情绪的一阵阵诡秘,闭口不言胸口的雷霆万钧,像火山喷发之际便已沉入海底,也像寒冬腊月家门口对面山头上的孤松一棵。
故事正是发生在冬天,二战前期,法国沦陷,德国军队入驻巴黎。那年的冬天来的比往年都早,也更冷,整座城都笼罩在冬日特有的寂寂阴郁里。在上级的安排下,英俊的德国军官维尔纳住进了法国当地的钢琴教师妮安娜家中,妮安娜父母皆过世,和爷爷居住在一起。爷孙俩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敌方军官抱有坚硬的防备,虽说住在一个屋檐下,却视他为无物,反倒是这个德国军官维尔纳,每晚回来路过客厅,会在门口向两人问好,谈论天气,聊他对法国文化的喜爱,每次都没得到回应,可每次都会尬聊一通。
他会说自己房间很冷,请求来客厅的壁炉烤烤火,对着火焰,说自己想家,不自觉的说起自己是个作曲家,爱音乐,也喜欢妮安娜在他来第一天弹的巴赫,可一如既往的无人回应。
没有交流,可相恋的人怎会没有暗涌。
他会在路上看见她停在路边而请她上车,想载她一程;也会在她拒绝之后,亦步亦趋的跟在她后边;明知道她不会理自己,也要在桥头等她买鱼回来,看她从旁边经过;而她也会因为他在旁边而手忙脚乱的打翻装鱼的篮子,匆匆拾起,又仓促逃离;圣诞节的时候,他会换好衣服给她弹一曲巴赫,最终却只敢抚摸一下她的椅背;她不敢跟他讲话,也只有趁他不在的时候,给他理理被单,把脸埋进他放在的围巾里,幻想他的怀抱。
全片两人只说了一句话,是维尔纳要调去俄罗斯战区时,跟他们告别,妮安娜压抑再三,跑出门,泪流满面的看着他的眼睛说:再见。
影片名叫《沉静如海》,维尔纳在壁炉前烤火时,侧过头看着妮安娜说:“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可惜,妮安娜一直低垂着眼,看不清他的表情。维尔纳喜欢的海的宁静,是因为所有灵魂无法承受的爱,都深沉海底,如果你会倾听,你会听见,两个相爱的人内心深海的暗流涌动。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他们的爱情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没有谁忍心责怪。
我有时在想,要是没有战争,你当你的作曲家,我做我的音乐教师,冰雪融化的时候,你从德国搭火车过来,我们相遇在法兰西小镇,你弹贝多芬,我奏巴赫,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