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社群大咖首次同台分享:
秋叶、秦阳、陈慧敏。
听他们说有关社群那点事:
秋叶(社群营销专家)
1、社群运营的三种选择
(1)自己创建社群。
(2)包养一个成功的社群。
(3)打入一个好的社群。
真的有必要建设一个社群吗?不具备变现价值的社群有必要自己建设一个吗?
要有共同爱好才是建群的基础。
案例:卖土鸡的大哥
秋叶大叔有位朋友是卖土鸡的,想要围绕吃鸡建立社群,实现变现。如果建群,就变成整天围绕吃鸡,吃好鸡交流,没有能够长期一起交流的话题。这种情况不适合建立社群,因为土鸡缺乏深度交流空间。
破解:打入社群
1、加入美食达人群。
2、找出群内意见领袖,介绍他是土鸡专业达人。
3、在优质的群内发红包,声明想吃鸡找本人,建立个人品牌,展开免费试吃营销。
2、99%群规是假群规
案例:不许灌水
虽然禁止灌水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但是没有灌水的群是一个死群。无法建立互动连接,无法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无法建立互相交流的平台。如果群规过于严苛,容易把群做死。好的群规不是告诉你不要做什么,而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
3、99%分享是独角戏
案例:制造互动
呆过大城市的人往往不习惯回到小地方。原因在于大城市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一个群,如果能够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内容;帮助大家打开视野,看到新的世界才是好的。
好的群是能创造分享、交流、勾搭的文化。
4、99%的结局是无变现
案例:儿童玩具
做儿童玩具的朋友,问秋叶大叔是否该建立一个妈妈社群。秋叶大叔建议他应该和母婴大号合作做团购,相当于包养了母婴大号的粉丝。其实该朋友的目的就是卖玩具,那么完全不需要自己建群,而通过附赠礼品的方式还能够邀请妈妈们参与互动反馈,形成很好的流量。和大号合作已经能够建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了,就没必要自己做社群了。
做社群,不要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不一定要花精力做社群。
变现能力如何形成:
1、个人在某个方向有判断力和专业力。
2、喜欢这个人。
3、潜移默化的暗示付费,为真爱付费。不断的培养信任感和专业度。
秦阳(秋叶PPT团队营销总监)
1、社群的五个结构
《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践(第2版)》中具体谈到了社群的五个结构,下面是社群结构的百度脑图,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http://naotu.baidu.com/file/8e333172dcd73ef9a855d543afad0c42?token=a8ccba399046b4f4
2、外部视角:秋叶PPT另类的社群运营模式
(1)不追求高活跃度
(2)不追求去中心化
(3)不追求超级规模
3、商业转化率:
只有那些没有产品的微信运营,才总盯着10万+。
只有那些没有产品的社群运营,才总关心活跃度。
4、内部视角:秋叶PPT健康的运营模式
5%低退群率100%高付费率30%高复购率
5、社群营销的反思
(1)活跃度是社群营销的核心吗?
如果你的社群定位与服务相关,短期的活跃度和长期生命力相比,长期生命力更重要。
(2)做社群营销到底是在做什么?
做社群营销就是做容器,直接给钱的叫强容器,间接给钱的叫软容器。最常见的强容器就是社群,弱容器很难生存。强容器里的是产品,需要保持长久的口碑。
(3)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建社群呢?
建群不是目的,达成商业转化才是目的。要想清楚自己的社群定位是什么,想通过社群得到什么。
陈慧敏(BetterMe大本营创始人)
普通人做社群的心得:
1、没有社群运营经验如何破冰?
(1)明确目的
最小的代价去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明确目的,可能能更好的抵达。
(2)融入圈子
参与进优秀的社群。
(3)重视积累
善于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归纳经验输出成文,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和了解到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如何打造一支得力的社群运营团队?
(1)人才自培
从内部挖掘工作人员。保持很好的粘性。
开展内部的培训,比如如何应对社群紧急情况、0经验如何在新城市开拓线下城市营等等。也会不定期的邀请外面的讲师来培训。
(2)人员储备
新鲜血液可以提高大家的视野,带来新的竞争。
孵化组,专门是复制孵化新人。形成人才储备池。
(3)回馈奖励
3.如何做好社群活动提高满意度?
(1)降低期望值
提前告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者逆境,那么超出对方预期的每一分都会是加分。
(2)超出预期
提前告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者逆境,那么超出对方预期的每一分都会是加分。
(3)跟踪反馈
及时对整个项目开展中的进度反馈,能够让合作方无形中参与进来,遇到问题也会以主人翁心态一起解决,而不是个旁观者。学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同样道理。
4、社群如何从免费到收费过渡?
(1)积累口碑
早期都是免费分享。开始收费运营后,每一次都用心的做,认真的积累口碑。每次活动开始前,我们会把整个项目分工,并策划每个能够做线上传播的时间点,活动中不断跟踪反馈,活动后复盘总结。
(2)风险管理
从免费到付费过渡的时候,可以先小范围试错来控制风险。定价和招募规模不会一下子拉得特别高。定价越高,学员的期待值是越高的。人数越多,运营难度也是越大的。如果是第一次合作,先把第一期做小一点,把各个流程梳理优化标准化,等到第二期第三期再逐步提高价格和招募人数。
而且为了控制导师的讲课质量,会和导师一起磨课,根据导师的讲课内容,设计运营环节和学员奖励。
(3)精力分配
过渡期,免费和收费有重点的并行。重点管理收费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