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社交一词,我就想起了社交恐惧,以前的我有种宁愿自己静静发呆,也不怎么愿意和别人交流,以及害怕场面因无话可说而尴尬的感觉,出来工作后,不免要与人社交,就尝试着去找话题聊,慢慢地就打开话匣子了。
有时候我会想人为什么需要社交,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和维护?年轻的时候可能穿过奇装异服,通过频繁更换头像签名来标榜自己的个性,塑造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大概我们社交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深层次上的归属感和存在感吧。
直到来到社交这一模块,经过阅读《共赢》这本书和猫叔的两堂分享课后,归属感和存在感再次映入眼帘,难道让别人感到有归属感和存在感会让我们的社交局面打开吗?
一、我们乐于关注他人吗?
人天性是喜欢关注自己以及渴望被人关注的,换句话说,若我们乐意去关注他人,那么毋庸置疑,别人会很乐意与我们交朋友。记得高三临毕业的时候,我的手指不小心弄伤了,我用纱布把手指包得有点夸张,我当时心里竟然有一丝想法,希望过往的老师问问我,关心我这个伤口是怎么回事?即使他们随口一问,估计我也会对关注我的老师回以关注。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有点幼稚,但《共赢》一书的魅力法则中表示,人们只对向自己表示兴趣的人感兴趣,以及满分法则中,相信别人最好的一面,往往会激发出他最好的一面。
猫叔也在基础版的分享里说,少自己多别人法则。为什么看到有些朋友在朋友圈里不断晒自己如何如何幸福,如何如何有钱,我们会下意识屏蔽他的朋友圈;,为什么有些朋友一见面后夸夸其谈,没有他人说话的余地,渐渐的这个圈子就会排斥他参加进来。因为人天性喜欢他人关注自己呀!不然人体结构为何会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呢?这是要我们多倾听他人。
践行:
001.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多讨论他自己
002.展露微笑——对别人有适度的关注
003.不忘关注——对身边的人不吝赞美
二、向上学,向下帮
猫叔在两场分享里都提到向上学,向下帮,而且重要的事还强调了三遍,可见其重要性。自从加入牛人进化营后,思想好像粉刷了一遍,在这里,我认识到复盘,做社群,办读书会,卖黄金一小时,极致利他的思想……在这个月18日公司举办的中考志愿填报讲座完成后,结果没达到主任的预期,但同事们好像没意识到要去做个复盘,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以后该如何避免?想想我可以利用这些向上学到的知识,用在平时的工作里,去帮他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认知,相互学习。
另外向下帮,还可以用在其他的付费社群里,做出榜样,做出成绩,并为他人提供自己的价值。一稼老师说,只有帮过他人才会得到别人帮助,帮过的人越多影响就会越大,所以我们向下帮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分享,分享就是影响,多去帮助他人。
践行:
001.参加付费课程,结识能量更高圈子的牛人,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交流
002.在对应的圈子里做出贡献,做出榜样,为他人提供帮助,用实力圈粉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信任他人,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然后为之努力……
总之,社交的方法总比社交的障碍多,相信经过《共赢》的学习和听了猫叔的两堂分享课,不再觉得社交是困难的,而是有方法可循的,给足别人成就感和存在感,那么抢占他人心智还是难事吗?
陈铭说,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历练的过程当中都要完成两个阶段,我们要告诉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活过”,与众不同特别能证明存在感。但接下来我们都开始寻找归属感,因为你不想一个人存在,你总要有一些灵魂与你共鸣,让你觉得你在这个世界上来一趟不是孤独的走完全程。而这就是社交的意义。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是否已为社交,为建立人际关系做好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