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四中初二六班 李雨彤
天转凉,绿叶已落尽、显出红色。然而天上的白云却千姿万态,灵巧活泼,尽显生机。仰头望去,祁连山挺拔、连绵,像一位母亲紧紧环绕着这片大西北的小土地——临泽;老百姓在秋天的时节,尽情的丰收,拥抱一年种下的成果。印着洒落的碎光,早已红透的小枣镀了一层白辉,异常耀眼......
说起家乡临泽,小枣味美是一绝。临泽最常见的便是枣树了,"枣乡临泽"更不是浪得虚名。每家每户前几乎都种了棵红枣树。这红枣树生的久,树干虽很枯槁以致上面满满的歪斜沟壑,但是在来年的春天,一缕缕新枝却从其上抽出嫩芽,开始孕育出一颗颗枣子。我总喜欢观察我家那几棵红枣树,最早枝头上长出的是白白的枣花,尝起来涩中带了点甜。后来花凋,随着日子的推移,小枣便开始慢慢的鼓起,远远望去,像一个缩小版的绿梨。紧接着红色的色泽开始遍布其上,经过几十天的沉淀,终于到了最鲜艳的时候,家里人便用自制的杆子打下这些红彤彤的小枣,而我总喜欢在树下的网兜中一个枣子、一个枣子搜着吃,当时只觉得味道好吃极了。后来当家家户户的大门由木门变成铁漆门,烧煤灶也换成了液化气的时候,我总觉得,生活变了,但枣子永远没变,还是那个味道。
爸爸总说:"枣子上的沟壑是枣子成长岁月的见证",爷爷则说:"人不可貌相,就像咱们枝头冬天结的冻枣一样,谁也想不到萎缩的它对身体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些小枣,贯穿了我的童年,也贯穿了临泽,也许还贯穿了每个临泽人的一生,让临泽的空气中总带着一丝枣香......
临泽城外,是田园,满满地种了各式的粮食。记得很早之前,家里的人很多,分了十块田,种满了玉米。以致每到秋天,家中总是格外的繁忙。用牛犁田的犁田,用镰刀砍秸秆的砍秸秆,晒玉米的晒玉米,好不热闹。作为孩子,当时的我总喜欢看大人们忙碌,看他们捆好秸秆,准备喂牛......现在大了,田中却依然很繁忙:大叔在用割麦机割麦子,力壮的青年用新型犁田机耕地,叔叔用桔杆机切玉米秸杆......老人孩子在家中有说有笑,准备着一家子的下午饭。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少的是曾经收庄稼时间不够的紧张,相反多了点生活的惬意与悠闲,家里也多了微笑。农民的生活依然如旧时一样,只不过改良了很多很多。如今的田园看起来也没有曾经那么乱,相反变得很整齐,在庄稼长满田地的时节,从高空俯视,像绿色与黄色条块交织的毛毯,让人觉得温暖美丽。
我的家乡在临泽,爷爷说做人要感恩,我生在这片土地上,也受过这片土地的滋润。祁连山的云雾缭绕,临泽小枣的味美甘甜,我都记在心里,铭刻在记忆里,无法忘记。因为这里永远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而这里也是我的第二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