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个阶段
李笑来先生在28岁之前不挑书,并无任何目的地去读书,连男生最不屑的言情小说也看得津津有味。28岁之后开始有意识地去选择,只看非虚构类的书籍,建立自己的书单。现在,他总结了一些自己学习的心得:寻找有繁殖能力的知识类书籍,无繁殖能力的知识即单一的信息,如某些生僻字的读音陈寅恪,恪念ke不是que,有繁殖能力的书籍是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比如成长类书籍,经典投资类书籍等。
此后他建立了自己的书籍资料库,购买各种外国图书馆的电子书会员,并把大量时间花在学术文献上,首先文献是第一手资料,市面上很多通俗读物都是文献“翻译”过来的,其次文献的作者不关心读者能不能读懂,只关心自己的研究是不是踏实有效并能自圆其说的,所以读文献很能锻炼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现在李笑来先生不挑书了也回到了漫无目的的状态,因为已是亿万富豪的他不需要抱有目的了,他开始研究各种与自己价值观和习惯完全不匹配的事物,比如他曾研究陌陌的主流用户心理,用五六个手机同时注册了陌陌,体验各种角色在陌陌上收到的反馈;再比如他研究快手APP,其中的新奇见闻甚至可以写一本书。总之他要去探究各事物的属性,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世界。
所以李笑来先生的读书过程是从泛读到精读最后再到泛读,境界也从对书籍的全盘接受到不能接受最后到不能接受也会仔细想想,这是一种思维的升华。
如何读书
很多人读书总是囫囵吞枣,跳读、扫读、浅尝辄止,李笑来先生建议读书要“只字不差得反复阅读”,尤其对于自己觉得很难理解、读不下去的书一定要读完,因为通俗易懂的书是线性结构的,大部分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吸收,而难懂的书多半是递归结构的,需要反复阅读,琢磨才可以理解其中之道。当我们遇到看不懂的知识,反复想反复看,结合其他知识、建立多种联系,最终可以达到“开悟”的境界。
最好的学习就是“用和教”,仅仅单纯地看书,理解并不不深刻,需要做中学、学中觉、觉中才能悟,用起来和教别人用才是成长的不二法门。此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写作”,刚开始可能写得很肤浅,但只要通过累积,也唯有通过累积,才能提高!
最后,李笑来谈到一切学习的本质就是“社交”。
当年新东方出来一票人,都混得很不错,其实历史上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TA的命运。仔细去想,你走到今天,在身边人、事物上学到了学到很多东西。你有时候做出的一些决定,一定是因为你见过够得着的人这么做,才激发了你的斗志。
所以李笑来先生看书的时候喜欢看别人的书评,看看同样一本书,他人是如何理解和评价的,从中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同时他关注了无数人的Twitter,观察同一事物不同人的见解,所以说学习和读书本质上是一种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