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1,6-3-4,滕文公章句下3-4》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戊申日,腊月廿四,2017年1月21日星期六。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期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一.周霄最后一个问题。
周霄问,晋国也是各国君子游宦之国,我是晋国人,怎么就没听说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要安慰,出国要带上贽这么急的事呢?
晋国曾经是唯一一个可能"替代"秦国统一中国的诸侯。晋国自春秋时期就积攒了厚重的国本。之所以将统一中国的大业拱手让出,自然有其政治社会的原因。连续的政变成为晋国的政治"传统",赶尽杀绝成为晋国的政治生态,我们熟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种政治传统和政治生态环境中展开的。晋国后来分为韩、赵、魏三国,所以,这位周霄明明是魏国人,却自称晋国。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这些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均出自晋国,晋国之盛,由此又可见一斑。商鞅也是从晋国投奔秦国的,在这之前,秦国在晋国面前,只是众多诸侯小弟中的一员而已。
周霄问,如果说士人做官是如此急迫的,而您却又不见诸侯,不轻易做官,这不是矛盾吗?请问,这又是为何呢?
孟子说,凡是学已有成的君子,都有一颗行道济世的心。但是,君子也不会为了做官而做官,目的固然重要,道路同样重要,君子的出、处、进、退,自有正道,在方式的问题上,也不会苟且。如果方式不对,宁可放弃结果。
孟子说,举个例子吧。男女结合,组成家庭,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也是最先的伦理。如果无夫妇这一伦,往后就不再有如父子、兄弟这些关系存在了。所以说,男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到妻室;女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她找到婆家。天下的父母,个个都有这样的心情。但是,如果不等父母开口,不经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翻墙头去私会,那么,父母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同理,古之君子出仕济世的心,和父母希望儿女有室家的心,两者是一样的,但也同样地都会考虑合不合义,以及符不符合进退之礼的问题。如果没有诸侯之招而屈己往见,也就是前面讲的"枉尺直寻"的方式,即,屈一尺伸直八尺的计算题似的思想导向,对于君子来说,这就是不由正道,跟钻洞扒门缝相窥是一个性质。
二.钱的逻辑。
有人会说,只要赚到钱就好了,管那么多干吗?
这是你的逻辑,不是钱的逻辑。
你的所谓的逻辑而且只是"我想要"。但钱的逻辑是水到渠成,既包括你的"我想要",也包括他者的"我想要"。
三.古之君子的为己之学。
伊尹当厨子当得不紧不慢,商汤不请,他也不觉得厨子有什么不好;韩信不受没有诚意的官儿,直到刘邦筑台授印,这才留下;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做一个躬耕南阳的村夫挺自在;彭玉麟建设湘军水师,为后来湘军定安庆破金陵,立下不世之功,受到曾公一生敬重,当初为了请他出来任事,曾公三次登门⋯
表面看起来,"古之君子"吃亏了,但从历史视野看时,他们的明智岂是常人所能及。
那么,读书做学问,是不是浪费了呢?针对这个思想,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意思是说,时势遇合则行道;命运不济则修身。不要"意必固我"。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