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另外一面其实就是95%的允许、接纳。
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会有一个浅层次的反思,这个浅层次的反思就是我的失败主要来自不够自律。但实际上如果反思再深入一点,你应该想到的是,你为什么不爱这件事,你为什么没有热情,这个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先给失败找好理由”“焦虑成了我的舒适圈”,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他已经决定了自己要失败,而他的应对方法就是焦虑、失败、痛苦,但是不去改变。
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理性的、温和的、温文尔雅的那一面去呈现给外界,去呈现给工作当中、事业当中的那些伙伴,这是我们内心的斗争之后平衡的一个结果。我可以去给大家呈现那些好的部分,但是我心里边的那些冲突的东西、负面的东西,我好像只能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我的家里边,通过跟家人之间的斗争去处理。
每个人都不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或者说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从数学层面上或者从事实层面看,绝大部分人最后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那些在心里边希望自己不普通、希望自己可以去取得一番成就的人也是如此,普通人会有很多的梦想,但是又实现不了,实现不了又会有很多自我挫败感。所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的人,要提醒自己: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没有办法去完全接受自己的状态,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评价或者是太多压力给到普通人,让他们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
接下来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放挫败感这个东西。试着把所有的自我怀疑或者对自己的不甘心,安放在一个比较小的时间和空间里。告诉自己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没有办法去完全接受自己的状态,你可以每天固定地拿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在纸上写东西,你可以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进度这么慢?我为什么被我的同龄人抛下了?为什么这个时代发展得这么快,但是我只能一步步地慢慢走?”你可以去责怪自己,然后在这一个小时之后,在其他的时间里,你还是先把现在普通的生活先过好。
别老想,真的去行动。一点小小的行动,哪怕有一点点小小的行动,生活可能就逐渐地产生了涟漪的效应,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