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桃花粉丹丹的,就像山村孩子的脸蛋。花香引来了一群辛勤劳作的蜜蜂,五颜六色的蝴蝶在孩子们的身边飞来飞去,孩子们有的席地捡石头,有的在跳房子,有的在跑圈,有的在跳草绳,玩得不亦乐乎。
二十分钟的午休时间,照例只有暮春和童心未泯的王老坐在桃树下数蜜蜂。
“小姑娘,你知道蜜蜂有哪些种类?”王老盯着桃枝上那只胖蜂问暮春。
“不就蜂王、工蜂嘛!”暮春不以为然,“在我看来都差不多!”
“错!区别大了!”王老轻轻地摇了摇树梢,树梢上的蜜蜂恼羞成怒,飞在暮春头上嗡嗡闹个不停,暮春吓得用手捂着脸。
“蜜蜂是最无私的精灵!根据发现时间不同,蜜蜂可分为西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东方蜜蜂、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
“王老,您懂得真多!”
“小姑娘,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为自己找乐子!”
“有啥乐子嘛?”暮春茫然地看着忙忙碌碌的蜂群,懊丧地说,“人和蜜蜂一样,一天到晚瞎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别每天哀声叹气的!”王老的目光盯着天边那起伏的连山,无限神往地说,“你还那么年轻,是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就在前方!”
“你别瞧不起蜜蜂!”老人把目光深情地投在那只胖黄蜂上,“这么小的精灵,每天拼命奔忙,每天与花共舞,活得多么潇洒!一只小小的蜜蜂,寿命只有30至40天,蜜囊的容量约为0.03至0.05克,一只蜜蜂每天飞出去15次左右,多么不易!”
“小姑娘,爱拼才会赢,要加油!”
王老相貌平平,当初暮春看到他裤脚一高一低时,还暗笑他是个老农,相处的时间越长,暮春越觉得这位老人高深莫测。
“王老,为啥不在北京多呆些日子?”暮春听说王老到北京去一个周不到就回来了。
“唉,北京太偏远了!”
“太偏远了?”暮春哈哈大笑。
“是啊,离家那么远!”
“大少爷在北京混得不错吧?”
“你不要看他今天人模狗样的,当初可没少吃我的家伙!”
“您去过北京哪些地方?”
“故宫啊,天安门啊,八达岭啊,去过多次了,也没啥特别。城里空气不好,雾霾太大,堵车堵得人心火旺,不喜欢!”
“人啊,年轻时就会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晓得,外面的金山银山,不及家里的绿水青山!”
“我还是喜欢大城市,要是我能走出去就好了!”
“哈哈,年轻真好!想跑就多学点本事,年轻人,摔点跟斗才能长大!”
暮春觉得王老说得真好。
闲暇时候,暮春开始看书,乡村的夜晚静得出奇,全村一部电话也没有,电视机只有村长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暮春不想看村长那腆得老高的肚子,所以一次都没去村长家窜过门。
学校图书室不大,希望工程捐献了一批书,但品种很单一,适合孩子看的书不多,而且整天锁着。暮春看到有一套《古文观止》,上面蒙了厚厚的灰,暮春闲极无聊,每天看几十页,一年下来,居然看了好几本。暮春不再怨天尤人,她开始认真准备考试,买回一大叠考公务员的资料,晚上夜深人静时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她相信自己不会在这山村呆很久。
“妈,你怎么来了?”五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暮春惊奇地发现暮妈妈出现在校门口。
“暮春,快走!你公务员进入面试了,公告在县政府门口贴了三天,你姨从门口过,看到你的名字,还以为看花眼了,说明天早上面试,叫你无论如何赶到县城!”暮妈妈着急地催暮春。
“哦?这么迟,如何来得及?”暮春也紧张起来。
“坐摩托,直接坐到县城!”
村上没有人跑摩的,暮春只好和母亲一起走路到镇上,终于坐到一辆快散架的摩托,暮春顾不上抱怨,孤身一人坐着辆陌生的摩的在月夜下飞驰,这个迟来的消息,让暮春万分忐忑,暮春突然理解了年迈范进中举的发疯场面,看来任何时代,科举考试都是压倒读书人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