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老公带着孩子回了爷爷奶奶家,难得的清静。本来的打算是补完孩子的成长手账。可头微微的疼,书房又冷,倒是阳台上的阳光很勾人,搬了个小板凳,靠着在阳台上,把《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看完了。
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一直写到如何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虽然书里面提倡的育儿观点无非还是那几点: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要好好沟通、要学会接纳自己,但是如果要用几个词语来总结,我觉得这是一本温暖和让人舒服的书,因为心理的认同,就更加觉得很有说服力。
就比如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每个当父母的都会碰到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但是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应对,对孩子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书里的原话是这样写的:“模式通常是这样的: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必须用那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孩子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
我对此的理解是:虽然我们的大脑记不住经历过的每一件事,但是伴随着强烈情感的事情,出于身体的本能,伴随事件的各种信息都会在无意间“存”进潜意识里。然后当我们再碰到相同的情境时,大脑就会进入自动模式,让我们做出相同的行为。就好像有人骂我,我就一定要骂回去,而从来不会考虑一下为什么对方要骂我一样。即便知道互骂不能解决问题,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这就成为了应对他人辱骂的行为模式,很难改变。
书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三个家庭聚会,大家玩的开心,有人建议玩“大富翁”的游戏,一位爸爸马上表示自己把车留给妻子和孩子,自己要先走路回家。事后问及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虽然给他买过很多的玩具,但送礼物的同时也代表着父母又因为工作要暂时离开他,所以并没有人陪他玩这些玩具,反而让他感到孤独寂寞。所以当大家提议要玩游戏的时候,激发出了他这种不快的情绪。他宁可躲避,也不愿参与。
所以当孩子激怒我们的时候,正是我们反省自己的好时机——到底是孩子的行为有问题,还是孩子的行为触发了我们心底的感觉、回忆让自己感觉到了不舒服?我想如果可以形成习惯,就可以在孩子一次又一次让人“忍无可忍”想要暴揍他一顿的时候停下来,先反思自身,而不是直接强迫孩子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