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年与学问》
作者:唐君毅
唐君毅先生(1909—1978)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他把1941-1946年期间发表的部分文章结集成《青年与学问》,意在帮助年轻人找到方向,学会造学问的方法。
以下是我三点心得。
读书
学问之道,本不限于读书。德性的修养,内心的开悟是一种学问。这并不必须要读书。
郝明义在《越读者》中以笛卡尔和慧能为例,说明“少读书的必要性”。自然宇宙人生社会本身就是一本大书,我们通常意义的“书”不过是后起之物。虽然不读书也可以开悟,但是难度太大,路太漫长,我们出生在有书的年代要学会利用书,以书为镜,了解整个人类文化之大体。
“说难说易都容易,个人甘苦各人知。” 读书切勿死读书、读死书,一定要把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智慧结合起来,把书读活。书易读,亦难读。
学问的阶段
学问的第一阶段:相信他人的话
我们常说的“守”,“听人劝,吃饱饭”说的就是“相信他人的话”,在起步阶段先不要怀疑和反对。如同孩童初学走路,必须扶着大人的手走。
学问的第二阶段:疑
对一切人之话与书中思想皆相信者,必至无一真信。这样治学问,永远都不会有自己的思想,至多只能记得他人的话或书中之文字而已。
人之自己的思想之开始,是疑他人之话,疑书中所言,亦疑自己之意见思想,恐怕不对。而对相异相反相矛盾之思想,求一抉择,求一会通。
学源于思,不仅是对专家和权威的怀疑,也要怀疑自己。常问自己:我可不可能是错的?我能从不同观点中学到什么样的新思路和角度?在这种不断抛出问题、试图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有 aha moments, 有 Eureka!
学问的第三阶段:开悟
开悟是“疑”的果实,是心得。在学习和怀疑后,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三观、态度,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审视自己和世界。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角度看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学问的第四阶段:由一点一滴的心得连系成线,成蛛网,成面,成体。
有疑有悟,走过无数弯路、险过无数坑后,离真理就进了一步。
学问的第五阶段:知言
人常是自一条路通罗马。然而条条大路都通罗马。所以人从一条路到罗马,不能便定居在罗马。还要再离开罗马,试去从条条大路走到罗马,通罗马。由此人才能把其他路上的人,亦带到罗马。并且对于想到罗马而已走上崎岖小路的人,或背方向而行的人,指出到罗马的道路。
“知言”我理解为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且依靠经验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问题。在问与答,学与教的过程中,我们又开始 learn, unlearn, relearn 的循环,走出舒适区,发现更多的盲点。
学问的第六阶段:无知
真理无穷,学无止境,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不能定居。如同环球旅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风景,也会有不同的苦与乐。如孔子、苏格拉底一样知道和承认自己的无知,像孩童一样学、疑、问、思、悟,love wisdom。
学问之方法
有一个流传的故事,说吕洞宾下山,欲寻觅不慕富贵而堪传道的弟子,而遇见一青年。他以指点石成金与之,那青年不要。再以指点一大石成金与之,他仍不要,再点一山成金山,那青年仍无动于心。吕洞宾正以那人能不爱黄金,堪以传道,乃问他要什么?那人说,我不要点成的金,我要你那点金之指头。
这个故事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
第一种:想点石成金,得先有指。如同做学问,要先有做学问的方法,才能搞学问。人必须先研究学习方法才能造学问,如先有了钥匙才能开门,有了刀才能切物一样。
第二种:青年想要指头的原因是因为想要无限的黄金,他求的还是黄金,而不是得道。如同许多人不先对学问发生兴趣,只想先得道一个秘密的学习方法,一位得此方法便可掌握无尽知识。
学问方法很重要,但是并非是先有学习方法,后有学问,而是两者同时发生。学问方法不是先于学问,如人走路之方法不先于走路。小孩子不是先知道如何走路而走路,而是一边走,一边自然地掌握走的方法。学问方法就在学问中。在行动时先不自觉的应用一些方法,待学问有了积累,经过反省和总结,这些不自觉应用的方法就可以变成自觉的方法论。
很多时候,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兴趣、经历和学问之前,我们并无法充分从他人的方法中得益。学问方法的价值在于“启发他人之自觉”,即为他人提个醒。学无定法,切勿“将方法偶像化,教条化,而中了方法毒“。吕洞宾的指头也不只一个,十指连心,我们要能够讲方法融会贯通,为自己学用。
芒格说“我的剑留给能舞动它的人”(My sword I leave to him who can wear it),知识也是这样,它选择自己的使用者。
Know thyself。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