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从12月23日学习写作变现课开始,我就苦逼起来,随心所欲地潇洒花时光成为了我的过去,现在成为了奢望。
我这几天都没空看小说了,没空追剧了,写作业,写心得,成为了我的负重,还总感叹时间不够用。
言归正传,12月25日课程是:敏锐洞察、观点犀利。
分为三方面内容:敏锐洞察对写作的益处;洞察结果的分类;快速提升洞察力的方法。
01
第一方面是:敏锐洞察对写作的益处。包含提升文字共鸣感;提出独到观点。
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这些。
太概念化了,是吧。
我是这样理解的:
洞察,谁都会,只是看到感悟到的反应快慢而已,这个不用练。
要练敏锐,什么事情对你来说,你会有敏锐的反应?我反正对电脑的软件编程,怎么练都不会有反应,更谈不上敏锐。
这就说明: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方面)才会有较快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
所以,就训练这些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吧。
每个人的写作是有偏向的,各个领域都能写作的人大概没有吧,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你喜欢的、感兴趣的方面做文章,你会敏锐起来,你会提出独到见解。
02
第二方面是:对洞察结果的分类
分为: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对人类情感需求的洞察;对事件本质的洞察;对共性规律的洞察这4种。
这些洞察,观察出什么没有?
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洞察的点或者读者的兴趣点是:人、事、未来和内在规律。
其他的,你就不用花时间去观察了,围着读者的兴趣走。
03
第三方面是:快速提升洞察力的方法。
这里面有一些干货,比较实用,讲了影视分析、反馈分析、好书阅读法。
反馈分析法,如果你的粉丝多,你可以在群里做调查分析,收集反馈。
如果粉丝少,就不用做了,比如我,就用不到这个方法。
影视分析法、好书阅读法,这些可以试着练笔,可以投影评稿、读书稿(老师说的,我还没有试过)。
讲了内容概述、价值观、情感类型、关键点、共性需求、感慨等。
老师说的还有举的例子,我是懂了又有些没懂。比如情感类型及关键点,我是说不清楚的。
我是这样理解的:
评价一部影片或一本书,首先把故事概括一下,让读者有大概了解。
价值观,我理解为这部影片或这本书,想表达什么观点。
情感类型,我这里略过。我都不知道,有多少种情感类型。
关键点、共性需求、感慨,我理解的是这部影片或这本书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慨。
好了,这是我的学习心得,欢迎指正。
---------------------------------------------------------------------------------------
你不理我,我还是在这里,苦逼地写着。
HR—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