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编辑:仙灵推荐
推荐语: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开放了,如果打算在家里增加一位新成员,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是很多的。文章从身边的案例出发,分析了二胎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
原创/静静的朵朵
截止到九点半,今天的日更都还没着落,结果小侄女在旁边闹腾,吼,哭让我一下有了日更的灵感。
那就是:二胎家庭,对全家都是挑战。
先说说最近看到的一些小日常
日常一:老大让念诗陪玩儿,老二在使劲儿哭要吃奶。跟老大说妈妈先去喂老二,其他人陪玩儿,不行,必须要妈妈陪,妈妈陪才学,才念诗。一直不同意,说久了就开始哭,撕心裂肺得哭。
日常二:老二躺着自己玩儿,老大活动范围就围绕着老二,一会儿把老二踢了,一会儿把书包放到了老二脸上,一个移动的危险,围绕着老二旋转。大人好好说,依旧我行我素,直到大人大声教育了,才消停。大人看着被吼完蔫儿了的老大,心里又后悔,涩涩的。
日常三:老二闹腾不睡觉,老大一直在旁闹腾,两个孩子越来越精神。老大想一出是一出,说要跟妈妈一起睡,因为各种原因不同意,解释也没有用。看一直被拒绝,就开始哭,哭了达不到目的,就开始对着大人咆哮,把大人恨得牙痒痒。
日常四:出门买东西,不管给老二买的是什么,就必须要给老大也买一个,不然回家就要闹翻天。东西如果不一样,就需要苦口婆心跟老大解释,告诉他这些东西之前你都是有的,你现在大了不需要了,所以就没给买,随时随地把公平写在脑门上。
日常五:看到大人抱着老二,老大就要去挤,也要抱,不抱,那就继续哭,闹,直到达到目的。
老大的求关注行为
不管孩子的哪种行为,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的,老大本来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孩子,对自己的一切都有独占心理的。面对另一个分走自己东西的孩子,内心是很抗拒的。各种抗拒的心理,通过日常的各种行为体现出来。
而很多行为的产生,在一开始都是有一些征兆的,也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大人在一开始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就会加剧孩子的抗拒。
所以为了让老大接受老二的存在,弱化老二对他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全家人的努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对全家人来说都是挑战。
首先就是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
孩子对妈妈的占有欲和渴求是天然的,对于抢夺自己妈妈注意力的一切都是敏感的。而妈妈,面对弱小需要全身心照顾的老二,还要对老大耐着性子,力求公平,真的挺难的。
毕竟两个孩子需要的照顾程度本来就是不同的,不管怎么做,在老大的眼里,可能都是爱弟弟妹妹更多一些。
所以老大就会变得特别不好说话,尤其是对妈妈的一些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崩溃咆哮,闹得鸡飞狗跳。
妈妈们,想要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真的很难,需要注意的事情都很多。而有的时候二胎妈妈们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处理方式差强人意,效果自然也是收效甚微。又或者说能做到让大家都满意的妈妈是不存在的。
爸爸们,面对的情况可能要好很多,当然也有争风吃醋的情况,但是就现在大部分的家庭,爸爸的存在感是没有那么强的,孩子没有那么多诉求的时候,公平似乎也就容易了很多。
但是如果老大对爸爸的需求也很高,基本上妈妈遇到的问题爸爸也会遇到,不怕孩子黏,就怕孩子一起黏,但是似乎一起黏才是孩子天性,喜欢凑热闹,喜欢争,争夺似乎也是人的本性。
其次就是家里的老人
二胎家庭,老大的心理呵护基本上是全家的事儿。但是大部分老人,即使不会偏心,说话依旧会有一些理所当然,说的不会意识到这些话老大的能不能接受,听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最常见的一些话:
“你是姐姐/哥哥啊,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你是大的,你要懂事啊,弟弟/妹妹还小”
“你不听话,以后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更喜欢弟弟/妹妹了”
“你看弟弟/妹妹多乖啊,你也要听话”
……
在我看来,真的是句句诛心啊,孩子即使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话,听多了,基本上就把老大和老二彻底弄成了竞争关系。
老大要不就被打击得觉得自己不受大人喜欢而变得沉默,要不就为了引起家里人的注意力变得更调皮,更不懂事。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把这些喜欢改掉真的特别难,因为很多真的就是随口一说。在育儿和儿童心理方面他们可能压根没想过,以前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随意说的,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依旧长的好好的。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可能意识不到有什么话不可以说,要去改变说话习惯和思维方式是有很大挑战的。
生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要不要生二胎,经常可以看到大家的观点,各种出发点都有,有精力的,有经济,有自身意愿的等等。
但是目前在我看来,大人更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需要投入很多来保证老大的心理健康,让两个孩子真的可以和谐共处,互敬互爱,真心接纳并喜欢对方的存在。
让孩子们建立彼此扶持的深厚感情比经济上的充裕准备可能更重要。
所以生之前,问问自己,问问家人们,做好迎接这些挑战的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