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激活期
各位群友昨天在群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了相遇期(第三个时期),今天呢,我们将分享激活期,是这第十三个阶段的第四个阶段。
与善知识相遇之后,信仰会给你的心灵带来撞击,粉粹你心中的执着和成见,为激活生命本具的智慧,帮助你建立正见,这个时期就叫激活期。
此时,你眼前的帘幕突然被揭开,你看到了生命的真相。但这还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开悟,而是理悟,也就是能够感知到觉悟是怎么回事了。究竟意义上的开悟,是明心见性,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注意,如果你的心灵没有感受到冲击,你没有直观的感知到生命的真相,就说明你还没有找到生命中的善知识。为什么?因为成为圣者,有一个铁定的标准,就是证悟真心。如果你对他生起了无上的信心,他也是证悟真心的圣者,那么你就会因为跟他相遇,而见到真理。
这种出世间法意义上的相遇,才真正值得一个人用一生去追寻。停留在世间法意义上的相遇,就算能让你产生奇妙的生理觉受,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因为它不是出世间心性的相遇,不能激活你的智慧。任何心外求法(比如教你发财、治病、升官等),不从心性入手的相遇,都不是真正的相遇,不能让你找到生命中的太阳。
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与之相遇,你心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就会被激活。激活的过程,非常像安装程序,善知识激活你本有的智慧,就像在你心中安装了智慧的程序,只要这个程序可以正常运作,你就必然会变化。为什么?因为你的智慧之灯亮了,许多黑暗自然就消失了,就像你睁开眼睛之后,自然就能看到脚下的石头,再也不会轻易被绊倒。这时,你的一切愚痴和烦恼都粉碎了,就像被电流击穿了一样。
世间法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的现象。例如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说过,有一天,他正在写作,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被一股电流击穿了似的,之后灵感迸发,写出了很多非常有名的著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那个瞬间,他和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相遇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特《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也有无数类似的记述。宗教哲学史上很多非常著名的、有成就的人物,都经历过这样的激活期。相反,有些人寻觅了很久,也找到了善知识,但他们的智慧却一直没有被激活,其原因就在于,善知识虽然把智慧程序装在了他们心里,但他们一直在半信半疑。没有按下激活建,因此这个程序一直没有被激活,没有被激活,自然就用不了。
被真正激活之后,你的心变得非常柔软,心中一直运动着最美的诗意。面对世界时,你也变得多愁善感,渐渐没有了抱怨和仇恨。你渴望得到更多的灵魂滋养,非常希望能消解自己,融入对方,你的信念也显得非常“狂热”。这种貌似狂热的信念常会引起误解,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阶段,你绝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它是信念初级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当一个人不再迷茫,找到做事的意义和活着的意义时,他就会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行动,投入实践。而这时的专注与精进,也会为他积累大量的资粮,帮助他面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种种困境。所以,当一个人显得非常“狂热”时,我们一定要理解他,明白他只是在向往心中的大真、大善、大美,向往心中的终极幸福,有一种滴水融入大海般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