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群的原因是争执,因为矛盾剧烈,导致争执的程度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只有经常在群里活跃的人之间才会有剧烈的争执。矛盾不是突然间剧烈,积累不是从“这件事”开始,是从更早开始。
活跃的人,因为长时间关注群里的消息,会经常受到信息的影响,其中包括了会攻击他们观念的言语,例如看起来像碎碎念的言语,人说的话里必然含有他的观念。看到消息的人,自然会感受到从对方的言语里透露出来的观念。
只是透露的程度很弱,如果驳斥会显得斤斤计较,但在忍受的同时无法发泄就会积累。
攻击不是直接针对特定的人,群就像可以演讲的广场,广场里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观念,但人们会默认,在同一个广场里人们的观念大体上是相近的,客观上不一定是这样。
当一些人遇到烦心事失去理智之后,通过言语进行的发泄里会包含失去理智之后的观念。越缺失理智,说出来的言语越接近最原始的辱骂,最终的形式是生物之间最原始的恐吓——虚张声势,强如老虎也需要咆哮去示警威吓,两只老虎互相咆哮,客观上肯定有一方是更强的,但还是会去咆哮。
除了威吓作用之外还有欺骗效果,就像对外号称几十万大军一样。
失控没有临界值,从阴阳怪气到车轮话的辱骂,是个逐渐的过程,现实中会进而过度到肢体暴力,肢体暴力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轻度攻击性的信息,当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在群里活跃的人会越来越失控。就像被蚊子吵了一晚上,可能不止一晚上。
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争执发生,之前的积累就会爆发。群里弥漫着阴阳怪气的味道,确实需要拨乱反正,但很难找到“蚊子”,这时争执的对方就成了最明显的目标,矛盾就会被放大。
“蚊子”会逐渐增加危机感,危机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擦肩而过也变成了挑衅,风吹草动都是危险的信号。
然而“蚊子”是“野生”的,那些阴阳怪气的来源是生活中各自遇到的困难,滋生“蚊子”的地方不在群里。
但危机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很难凭借理智去认清以上的逻辑。
至于处理的方法是另一个话题。
主要是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类事——群外滋生的“蚊子”导致群内阴阳怪气的浓度变高,最终因为某个导火索引爆积累的火药。
和稀泥是不行的,和稀泥应该在更早,在引爆之前,和稀泥的作用是消灭“蚊子”,减缓火药的积累,减少火药的存量。
表面相安无事也是不行的,强按下的压力会在某个松懈的刹那爆发——管理员没法全天候即时制止,强行管控的频次多了之后群里就没法正常聊天了。
自己的能力、声望、权力,在这些资源不足够的时候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让群立刻恢复。首先就是自保,自保是为了让自己不失控,然后去让还没被爆炸波及的人保持冷静,也就是避免让他们成为新的火药,已经爆炸的没办法,别让跟多的人跟着继续炸。
自己本身也可能成为火药,如果不自保,自己就是让下一个人成为火药的引子。
已经炸了的人,急也急不来,确实需要安抚、解救,但安抚和解救需要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就算不安逸,也不能是一个还有其他火药即将连环炸的环境。
这是作为个人,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做到的最优效果。
至于刚刚说的另一个话题——处理方法,需要的是领头羊,能服众的一个人,准确来说是一个声音,原理逻辑先不展开说。
应该而且需要自保的原因说了,接下来是搞清楚自己是如何被引炸的。
群作为大家的栖息地,激烈的争执会被自己判断为栖息地要分崩离析的信号。这个判断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经验是有可能出错的,而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判断的准确率,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危机感的增加会导致失控的加剧。
分崩离析的信号会增加危机感,随着新的争执或唉声叹气的增加,危机感会加剧,然后接下来的争执和唉声叹气产生的危机增量会被误判成更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分崩离析”了。
这时候就会夹在[不能失去栖息地] 和[分崩离析不可避免] 之间。到这里,自己就炸了。
然后自己认为分崩离析不可避免之后,这种想法会随着自己的言语传达给其他人,下一个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被引炸。
原因说了,原理说了,接下来是——到底会不会分崩离析。
只要有不被引炸的人,就不会分崩离析。
已经炸了的人,暂时是无能为力的,安抚能安抚的人,救能救的人。生死无常,被引炸的人也是同样,但不同的是群里被引炸的人,就算暂时没法安抚,并不代表之后没有机会。
保住栖息地,稳住栖息地,然后再去治疗他们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