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提到曹操,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形容他的词恐怕就是“汉贼”。然而这是曹操的敌对势力对他的称呼,并不能算数。而《三国演义》的作者身处的时代持尊刘贬曹的历史观,只因《三国演义》影响太大,使得曹操的文学形象大大盖过了其真正的历史形象。曹操英明一世,这点上却是蒙冤不少。那历史上的曹操究竟如何?既然探究的是历史,就应让史实说话。
1.棒杀权贵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举孝廉,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主管洛阳北部的治安。洛阳在天子脚下,权贵专横很难治理。青年时期的曹操却不畏权贵,修缮官府,置五色棒,申明禁令,违反者棒杀。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违禁夜行,最后曹操依法棒杀,治安立即好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早年时候的曹操非常有才干、勇气,秉公执法,做事雷厉风行。那时候虽值东汉末年,但还没有出现农民起义、军阀割据的局面,曹操这样的作为不正是应验了那句“治世之能臣”的评价吗?
2.镇压黄巾
镇压农民起义打杀农民不是件光彩的事,但把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特定的阶级中去评价才能不失公允。曹操属于官僚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是其阶级利益的要求,于他而言无可非议。曹操先是大败颍川黄巾,后来又收编青州黄巾数十万,极大挫伤了黄巾军。这是积极捍卫皇室的表现。
3.追击董卓
董卓废了汉少帝,自立汉献帝,独掌朝纲,是造成东汉乱世的一大祸根。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天下众怒,公元189年,曹操虽然实力不强但首举义兵,之后各地诸侯陆续举兵,以袁绍为首组成联合军讨伐董卓。然而各路诸侯阳奉阴违,各怀鬼胎,谁都不肯真正出力而想着借机拓展地盘。曹操不满他们消极无为,独自率兵追击董卓,被其部队杀败。相比于其他诸侯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安危,曹操真正是心系天下,为了天下太平而孤军奋战。
4.接献帝入许都
迎帝入许这件事最被对手诟病,刘备、诸葛亮常常以此发难一口一声“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隆中对》讲“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全是。
先来看汉献帝被接到许都之前的状况。董卓没死的时候,汉献帝完全活在他的倒行逆施之下,甚至自己都命不由己。董卓死后,献帝又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所控制。好不容易让他们答应东归洛阳,却又被杨奉、董承、韩暹等黄巾余孽实际控制。而洛阳被董卓烧成了焦土,献帝和一班文弱官员在那过得日子简直比叫花子还苦,甚至有官员被活活饿死。献帝东迁洛阳后,曹操是经常送给他一些食品和器物的。接到许都后,又送了许多生活必须品(可见献帝生活之窘迫),还帮献帝搞起了皇帝排场,不至于像原先那么狼狈。其实这时候哪怕献帝本人也是很感激曹操的,曹操的所作所为客观上的确称得上是忠臣担当。曹操迎接献帝后,关中地区纷纷归附,侧面看出当时人们对曹操的内心评价。
再看看那位有着“四世三公”显赫家世,实力最为强盛的袁绍做了些什么。起初是想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因为献帝是董卓所立),刘虞不肯配合只得作罢。而后见曹操迎了献帝得了好处,又要求曹操迁都甄城。因为甄城靠近自己的势力范围,便于控制和后续操作。结果被曹操拒绝。由此可见,曹操是积极主动地拱卫汉室,世代门阀的袁绍倒是居心不良,对汉王朝显得有点漠不关心了。
5.述志令
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写于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五十六岁的时候。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文章内容讲述了自己一步步由小做大,志向也一点点变大,最后止于宰相的奋斗经历和心路历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虽不免有些美饰之词,但总的情意还是真实的。易中天先生评价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一大原因就是曹操喜欢讲点真话。
6.毕生未称帝
曹操生前做到了魏王,晚年野心开始有点膨胀,在礼节上对献帝不再像当初那么客气,所享有的权力和配置超过了人臣之限。不过晚年膨胀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汉武帝晚年因巫蛊案杀了许多无辜之人,唐太宗一生精治,但到了晚年却有不少劳民伤财的举措,直言纳谏的开明也变成了“渐恶直言”。
但请大家注意到的是,曹操终其一生没有称帝,“魏武帝”是曹丕在他死后的追谥。再看看他的竞争对手们是什么情况。公元220年,曹丕威逼汉献帝退位自己称帝。公元221年,也就是仅仅过了1年,急不可耐的刘备就称帝了。公元229年,孙权也正式称帝,三国鼎足之势形成。这口口声声说要兴复汉室的刘皇叔,那边汉皇刚刚退位你就称帝,恐怕不大合适吧。贼喊捉贼的伎俩对于政治家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了。至于孙权的野心,据《张昭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孙权称帝后一次大宴百官,把功劳归于周瑜(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力排众议坚决抗曹并最终大破曹军),张昭也跟大家一起歌功颂德。不想孙权呛他一句:“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赤壁之战前张昭是主降派)。可见孙权早已有称帝野心,根本没为汉室江山操半点心。
结论
唯物主义论要求我们客观地看待世界,现今刑法理论界也反对主观归罪的思想。曹操一生都致力于统一群雄割据的中国版图,希望恢复大一统的局面,这有利于百姓生息和社会发展进步。而刘备、孙权一定程度上是反对大一统的割据势力,违逆了时代潮流。曹操一生没有称帝而刘备、孙权最后称帝,不管曹操是出于何种考虑,事实终归是事实无可辩驳。所以说曹操篡夺汉室实在是冤枉了他,而认为刘备一路举着正义的大旗,未免上了他那点小伎俩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