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刘来说,幸福是更为艰辛的守护与包容。
大刘何时来到这条街道,没人知道。九十年代中期《华商报》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大刘便扯着嗓子沿街卖报纸,风里来雨里去,他浑厚的声音成为街坊的一种习惯,总是哪天早八点前没有听见大刘的吆喝声,老人们就会无奈的摇摇头,叹息的说:唉,怕不是又病了吧,这可怜的人呐。
大刘身高只有一米五,四十岁左右,无妻无子无家人,伴随他的是那颗倔强的心,他拒绝了福利机构和街道办的帮助,起早贪黑,靠卖报纸的微薄收入得以果腹。
他一年四季自清晨起卖报,一天卖200份的样子,少有间断,勤劳自强。人们总是对努力生活的人持有同情心,尽管大刘总是拒绝帮助,却还是在街道办热心大妈的撮合下同一名大山深处小村里的女子结了婚。
大刘总算是有家了,新娘子比他略高些,他租住的民房有十平米,房东只是像征性的收点房费,如今有了烟火气息,日子也算是有滋有味。大刘手巧人勤快,周围的老人家但凡有点换锁、换开关或是提重物不方便,大刘都会默默地上前帮忙,所以大家对大刘的事也都上心。
街尾那个铁皮房子空了下来,街坊们去找了街道办,一起凑钱给大刘支起个修鞋摊,这样以来,大刘修鞋,媳妇卖报,日子总算踏实地过了下来。
大刘媳妇是个“石女子”,不能生育。虽说身高正常,在老家却屡遭鄙视和闲话,如今三十出头,嫁给大刘,来到城市,也算见了世面。她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便又悲叹起了自己的命运。老实木纳的大刘自此开始受气,但他从不抱怨,一门心思修鞋养家,他一直有个愿望,能够养活自己便好,如今不但在这座城市栖身立足,意外的有了家,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生活就这样磕磕绊绊的过了两年,大刘的修鞋手艺愈发精湛,媳妇也只是早晨卖两小时报纸便回房子做饭休息,人越闲事越多,她对大刘的埋怨时刻挂在嘴边。大刘也是沉得住气的,只要去铁皮屋修鞋就是一整天。
要说生活的转折还得从一名婴儿开始。那天大刘去给隔壁院张大妈扛煤气罐的功夫,回来鞋摊边的躺椅上多了个小包袱,打开一看,是个刚满月的女婴,先天裂唇。小家伙特别乖巧,一对漆黑的眼珠看着大刘,挥舞着两只小手臂,楚楚可怜。
大刘找遍了附近几条街,或许是被谁提在塑料袋里放在大刘的摊上,所以大家都没有留意。眼看孩子哭得难受,大刘只得找出包袱底下的奶瓶和一小包奶粉,给孩子喂上,小家伙吃得特别起劲,奶香味弥漫,她的小手紧紧地握住了大刘的小指,生怕大刘丢下她一样,大刘的心都被融化了。
孩子晚上抱回家,自是招来媳妇的一顿臭骂。大刘也是习惯了,毕竟照顾好孩子才是最主要的。第二天一起床,便又去寻孩子的亲人,这哪里找得到。几天下来,把大刘折腾得够呛,一个身高不足的中年男人照顾自己有时都力不从心,何况带着个婴孩。大刘为孩子买了奶粉做了尿布,手忙脚乱。街坊们大都建议将孩子送福利院,毕竟这是个颚唇婴儿,不好照顾,也有个别人建议大刘收养,养个孩子防老,反正孩子还小,颚唇是可以治的。
大刘抱着孩子,思忖了几天,做出了决定:收养这个孩子。想想自己少时先天不足遭人戏弄,怎么也不舍得让手中的这个婴孩再去经历那些痛苦。自此,大刘有了新的人生目标,抚养这名女婴,治好她的病,让她快快乐乐的成长和学习。
大刘媳妇自是闹翻了天。办好了收养手续,大刘我行我素,任媳妇咋闹都不吭气,但媳妇若是动了孩子的心思便是一阵狂暴。几个月下来,媳妇伤了心,终于在一次大刘的大打出手中,离开了这个家,据说去了南方,自此音讯全无。
大刘一人带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又当爹又当妈,从笨拙地给孩子扎小辫子,到晚上给孩子念童话书,耐心慈爱,即使孩子再顽劣,也从未见他动过孩子一根指头。
附近这一片的人们对大刘修鞋的手艺赞叹有加,甚至再远些的居民也宁愿多跑路来大刘这里修鞋。大刘只顾修好手里的每一只鞋,从不多要价,朴实的人品让他的摊位从早到晚忙着,二年下来,他给女儿做了第一次唇裂手术,待愈合后,又分别在孩子四岁和五岁上做了修复,这样直到孩子上小学时,看不出颚唇的痕迹了。
人们都说这孩子有福气,若不是跟着大刘,恐怕一辈子都是个有缺陷的人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孩子到了五年级,懵懂之间,虽伶俐懂事,却不免在同学们的嘲笑下嫌弃起父亲来。春季运动会上,因为没有家长鼓励,又没有零食可带,受到鄙视,同学们都笑话她有一个没能耐的侏儒父亲,小家伙也是倔强的,硬是捡起石头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打破了头,之后便跑回家关上房门听劲哭。
大刘摇着头在老师的帮助下处理了后边的事,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女儿,他忧心地望着女儿,既无奈又无措,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到是小丫头经得起事,一咕噜爬起来抽泣着对大刘说:“爸,你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小瞧咱们!”
大刘最骄傲的事就是拿着女儿的各类奖状给邻居们看,他甚至将它们全都贴在鞋摊的铁皮屋里,这样不论谁来修鞋,都会夸大刘养了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这父女俩是上辈子修来的缘份。
大刘乐在心里,为了女儿的学习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女儿小升初能上一所好中学,他硬是拿着女儿的成绩单,跑了多所学校,像大刘这样一名上公交车都很坚难的残疾人,顶着烈日整整来跑了一个多月,终于凭着孩子的努力和老刘的执着,将孩子送进了重点中学,大刘的想法很简单,孩子是可塑之才,绝不能在我手里把娃耽搁了。大家都没有想到,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大刘是如此的开明和固执。
小姑娘体谅父亲的不易,学习更加用心。她会经常从来修鞋的婶婶阿姨们那里借些哥哥姐姐做过的习题书来看,盖住答案,重新在作业本的背面进行演算,归还时还要送到婶婶阿姨的家里去,并协助做些扫地扔垃圾的小家务。
大伙都说小姑娘和他父亲一样,有颗善良的心,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夏暑冬寒如一日般早起读书做早饭,替行动不便的父亲开铺面之后才去学校。学习之余,经常给父亲帮忙守摊,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别看大刘是个大老粗,却对女儿的成长尤为关注,女儿踏入青春期后,他拜托街道办的梁大妈来给女儿讲些成长发育的知识,操尽了心,梁大妈逢人便说,大刘对女儿那叫一个细致呀,比亲妈都强。
转眼的功夫,小家伙又该中考了,本来凭这小家伙的优异成绩是无须多操心的,大刘还是拖着不便的身体,一趟一趟的去学校,同班主任和代课老师确定孩子报考的方向,老师们都被大刘爱孩子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安慰着大刘,根据孩子的成绩鼓励孩子报考5大名校。小家伙果真不负众望,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名校。女儿争气大刘的生活有了盼头,日子那叫个带劲,闲来的时便会咿咿呀呀的哼几句儿,女儿和鞋摊就是他的全部,他知足感恩。
高中三年,女儿更是卯足了劲,父亲大半生的艰辛她看在眼里,父亲给了她一个充满温暖的家,她无以为报,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亲老年安定。高考时她甚至没让父亲做陪,轻松的拿下了考试。
想到女儿在自己的看护下就要展翅飞翔了,大刘心里既有激动又有不舍。女儿高考过后,他常常会坐在鞋摊上默默出神。喜忧参半,一旦肩上的重任卸下大部分,大刘的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高考季后的三伏第二天,四处炎热得蒸笼一般。晚间大刘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用力关上铁皮门,准备锁门回家,突然一阵眩晕,腿一软便倒在了地上。
等大刘醒来,已在医院的住院部,女儿坐在床前哭肿了眼,周围都是邻居们关切的目光。原来大刘身材矮小,又因修鞋常年坐着,再加上天气太热,引发了脑血栓,亏得邻里们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但一双腿却自此没了知觉。
生活的苦难对于大刘来讲,已经受过太多。当他了解了自己的情况后,只是摇摇头苦笑着说:“没关系,我还有手艺,我双手还能动弹,我还能供女儿上大学。”
邻居们此时纷纷道喜,原来在大刘昏迷期间,女儿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刘欣慰之心无法表达,他眼角含泪,给大家一一道谢,感谢这么多年来邻里们对他们父女的悉心帮助。
这边大刘刚刚舒心些,那边女儿抑制不住的哭声却越来越大。这么多年来父女俩相依为命,如今本该让父亲好好高兴下,谁知父亲竟摊上这病,想想父亲自己从小到大对父亲的依赖和父亲对自己的操劳,女儿悲从心来,她心疼父亲这些年来负累太重,却又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热心的街坊劝慰大刘的女儿,让她不要伤心,放下思想负担,好好去上学。人说血浓于水,大刘女儿泣不成声,她一箭步窜到大刘跟前,哭喊着对父亲说:
“爸,我不去上学了,我要照顾爸爸,我要赚钱养活爸爸,学可以不上,但我不能没有爸爸!”
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大家都鸦雀无声,眼圈却止不住的红了。有人在悄悄地擦泪,有人捂嘴不让哭声传出来,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只听见“啪”得一声响,大刘挥手打在女儿哭肿的脸上,哽噎着说:
“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在老家遭尽白眼,自打我饥肠辘辘地来到这条街,是大伙给了我卖报纸的营生,又凑起了鞋摊,又有了你,这么些年我很知足,没有这些老街坊就没有我这条命,我认定这里就是我的家,眼看我老了,就指望你长大成人,有点出息能替我给大家做些什么,你却如此自暴自弃,做人要懂得感恩,枉我平时对你的教育,我,我……你这孩子,简直太让人失望了……”
大刘脖上子的青筋都迸了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打女儿,如此心痛,又如此后悔,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因为身材矮小低人一等,若不是善良的人们总是及时给予支持,他和女儿真不知该如何挺下来,吃苦受累都是次要的,现在女儿竟然不思进取,大刘再也绷不住了,他紧攥着床单,低下头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似困兽又似狼嚎,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有邻居便说,让大刘哭吧,这些年,他撑得太不容易了。
高尔基说过:“ 一人所固有的善良,会唤起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而这种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在大刘的身上,善良带来了福报,人的一生固然短暂,但是有目标,有希望的日子总会让生活充满动力吧。
大刘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回报,这真让人欣慰。回顾往事,大刘身有残疾,在收留弃婴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善心善举,并一心为她治病,并未想过到底是治得好还是治不好,也重未想要得到什么,然因果循环,和善良纯朴的大刘一起生活久了,自然会让孩子懂得担当和感恩,归根到底,大刘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