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亲戚最大的执念有二,金钱和他人的眼光,由此衍生出来的毕生爱好就是攀比,比孩子,小时候比孩子学习,长大了比学历,毕业了比工作,工作了比收入,结婚了比对象,生娃了比谁家娃好看听话省心,娃大了再比才艺……无休无止的攀比。
六零后这代人吧,家里孩子多,经历过饥饿年代,对钱总有一种无法抹去的执念,即使现在条件好了起来,兄弟姐妹各家过得也都衣食无忧,仍然填不满心里的那个无底洞,永远要比一比谁家更有钱,也会在各种场合比谁更会哭穷。看到谁家孩子进了机关端上了铁饭碗,态度就会来个360度大转弯,看到谁家姑娘钓到了金龟婿,就各种羡慕嫉妒恨,恨不得一天念叨八百遍,潜意识里见不得人家过得比自己好,碍于是亲兄弟姊妹明面上还得来往装关系好,就这么在极度的心理别扭中来往着,背地里互相看不惯,常常抱怨有钱的那位多么势力、多么抠、多么low,当年帮他那么多现在他多么忘恩负义薄情寡义,为人处事多么差劲,说话多么难听,然后继续把有钱的他家捧上神坛。
然后这代人家里的老大无论是大哥还是大姐,有很多共性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大姐。往往她们从小就对自己的弟妹又当爹又当妈,很小就当家扮演了大人的角色,家庭环境和生存需要使得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压抑自我对于关爱、物质、他人的种种合理需求,而过度的付出欲又会导致自己在成家后继续扮演那个母亲的角色,一切牺牲皆有条件,人毕竟还是有本我的,不会一直任劳任怨,时间久了问题就会爆发,付出得不到回报,得不到期待中的感恩和回馈,就会化成浓浓的怨,堆积成山,然而强烈的付出欲还无法克服,还要继续付出,然后继续得不到回应,怨气就会喷薄而出,成为生活的常态,甚至导致身心疾病,所以这代人中的老大无论在婚姻中还是兄弟姊妹关系中,都是一个付出型的悲剧角色。
在金钱和社会评价上的执念,使他们活在牢笼里,一辈子都难以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是时代的原因还是原生家庭的原因呢,兼而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