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时代开始就被各种渠道告知这是一部必看的,影响人一生的,伟大的……的电影。但是,当时的我对这些都不感冒。而今,经历了三年高中,两年大学,两年军旅,再来回首观看这样一部影片,内心中流淌着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有共鸣,有惭愧,有自责,亦有憧憬。
老布自杀的那一幕也许在很多人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0年监狱生活,他在那里收获了尊重,有了一定地位,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相比于其他犯人还多了份难能可贵的“自由”。但是,出来后,他什么也不是,他失去了一切。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那些高中时代的状元学霸一旦到了清华北大就成了学渣,一切都要推翻从头再来。
也许,现在你的理性告诉你从头再来是最正确也是最短最快融入社会的方式。但你可曾想过,当那份50年的人生经历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能如此淡定从容地说出同样的话吗?
再来看看瑞德,他和老布的情况相似。40年的牢狱生活,在监狱,他是人见人爱的“资源王”,但是到了社会,一切化整为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他向超市经理报告去上厕所,人家告诉他这种小事不必一一报告,直接去就行了。下面一句话是我自行脑补的:都一大把岁数,足够当我爷爷的人了,还跟个小孩似的。在厕所,瑞德回想到自己此前为了上厕所已经打了40年的报告,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
关于上厕所打报告这件事,我也深有同感。不仅是如厕,收衣服,买东西,出任务,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一一报告。看过《士兵突击》的朋友们可能会记得这样一幕场景,外出探亲的许三多走路完全习惯性地走起步,摆臂,迈腿,收腹,提臀,抬头,收下颌,每一步都是标准的军姿。我退伍后的前几天也有同感,不习惯周围人纷乱的步伐,与战友并肩走时必定加以调整以使步伐一致。两年尚如此,更何况其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
说希望是毒药,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留下来,安安心心苟延残喘的理由。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拿个小奖,自得其乐,插科打诨,其乐融融……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心比海阔,志比天高,不甘平庸,在世人眼中他们是异类,是不合群者,是不同次元的人,他们坚信着一些谁都不信的理念,坚守着一些谁都不屑的信仰,坚持着一些谁都不敢的积累……
二十年如一日,终究一鸣惊人。二十年前布下的局,终究在二十年后通过了时间的考验。天地不限人,二十年后,仍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碧海蓝天,简衣素食,一叶扁舟,人生无憾。
哦对了,男主埋下的那颗希望的种子最终救了瑞德一命,让他脱离了老布的既定轨迹。
相比于他们,我们还年轻,还有自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希望?
想想他们,再想想自己,一切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