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结”
教师节那天,问候了所有的老师之后,收到了这样一条回复。
“在北京一切都好吧?”
我已经习惯所有的回复都是统一制式,“谢谢,好好学习”。这是老师们最标准的态度,永远牵挂着你的学习,盼你早日成才。
看到回复之后,我惊喜之余还有点儿手足无措。我要回复什么?如实回答,还是客套一下?说实话,我在这里并不好,尤其是这段时间的琐碎,折腾的我筋疲力尽。
一条简单的问候,我回复的异常纠结。几次想按下发送键,却迟迟没有勇气。删来删去,心情只有一个:为什么偏偏在我一肚子苦水的时候给我一个诉说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又是这么的特别。我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的问候,把现在的尴尬归结为我唐突的表达感谢却没做好如何收尾的准备。一直觉得,教师节的祝福是一个惯例,一个发自内心的沉默感谢在社会呼吁之下而大胆出声。并不是我们没有情感,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让这份感激之情有些漫长繁冗,无从说起。
想的太远终会被扯回凝固的这一刻。时间的滴答声清晰的在我耳边回响。
“都挺好的,老师,您呢?”大脑无意识的打出这几个字,趁自己没胡思乱想之前仓皇的发了出去。
“还是带着高三毕业班。听说你实习呢,没回家歇暑假。实习的时候要多积累经验,不要过于在乎报酬,在学习的阶段,多学一些本领比钱来得更有价值……”
我嗯嗯了几下,并不是没有走心,只是觉得眼前聊天的并不是曾经一脸严肃不准我请假的“老板”(老板着脸),而是耐心的家长喋喋不休的牵挂出门在外初尝社会的子女。
心门在一句句的关怀中慢慢敞开,筑起的心墙渐渐的无声的瓦解。每一句的嘱托都带回我对高中的回忆,她是让我们敬重的老板,也是我们犯错闯祸时最威严的震慑,更是我们受伤有难时最及时的关切。
时间并没有冲淡曾经的回味,也没有斑驳经久的回忆。时间让人变的羞涩,变的对曾经有些难以启齿。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整理过去,于是有了各种节日来提醒:是时候去温故,去表达,去回首,去庆祝……
一声问候有多大的召唤力?能勾起多少落满灰尘的回忆?能让一个人有多少情感暗流涌动?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在考验时间还是考验距离?
后来我遇到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但是像你一样这样担心我的,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