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以诗入世骋文坛,碧血丹心映千秋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内战时期,李公朴被特务暗杀后,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在报告会上发表了这篇气壮山河的演说,其凛然的正气激起了听众的强烈反响,在场的特务们纷纷狼狈溜走。

虽然遭受多次威胁恐吓,但闻一多仍不顾亲友的规劝和个人安危,誓要站出来揭露反动派的血腥暴行,把民主还给人民。


闻一多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还是当代的著名诗人和古代文学研究者。虽然在四十七岁那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仍让一代又一代人受益无穷。


多年来人们根据主观想象和推断,流传出了关于闻一多先生个人及家庭生活的各种版本,一些不实的信息甚至影响到了对他作品的解读和分析。


闻一多的长女闻名为了让大家了解真实的父亲,也为了纪念父母的真挚感情,把母亲及亲友对父亲的回忆和自己的感受整理成了《闻一多和自己的歌》一书,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父亲的真实经历与思想历程。

01 用心经营,封建包办婚姻也能成就灵魂伴侣


据族谱记载,闻家原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裔,为避难逃至湖北,改文姓为闻,并世代崇敬一身正气的先祖。闻家是书香世家,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还专门聘请名师教授子孙。


而高家也是湖北的大族,其先祖曾在明朝开朝时立有战功,后代还一直保存着当年皇帝御赐的秦朝铜镜。祖上为官清廉,高家人也思想开明,与闻家可谓是门当户对,两家长辈还曾结过姻亲。


闻一多在八九岁时就与四五岁的表妹高孝贞结下了娃娃亲,长大后外出求学,仍不忘关心表妹的个人成长,特意给岳父写信提出两个严肃的请求:不要给表妹缠足;送她去上学。高孝贞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并在心底埋下了渴望知识和自由的种子。


虽然受新思潮的影响很向往自由恋爱,但二十三岁的闻一多仍没能禁住孝道的压力和家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在从清华毕业、即将出国留学的前一个假期,回老家与高孝贞如期完婚。

尽管对包办婚姻的形式不满,但一番接触下来,闻一多很满意这个温柔善良、贤惠勤谨的妻子,更欣慰她同样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于是闻一多开始培养妻子,给她讲唐诗,鼓励她继续读书;高孝贞也十分积极向上,并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夫妻俩因时局的原因多次聚散,但每次只要高孝贞在闻一多身边,必定会给他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舒适的写作环境,让闻一多对她愈发依赖。


即使后来闻一多为了民主事业四处奔走,完全顾不上家里,高孝贞也没有任何怨言,一直默默地照顾好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她还会在物价飞涨、经济拮据的时期,对闻一多为民盟印材料缺钱时从家中贴补的做法表示支持,自己回头努力计算节省菜钱;在远离家乡的青年学子们来拜访丈夫时热情接待,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虽然时局动荡,社会愈加黑暗,但只要有妻子的陪伴,闻一多就能感受到温暖的爱和无尽的精神慰藉。即便两人因封建制度包办成婚,但在闻一多的包容和教导,以及高孝贞的贤惠与体贴下,两人从心灵默契的知音升华到了互为依存的灵魂伴侣,共同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02 驰骋诗坛,满腔情绪入笔后流芳后世


新婚刚满半年,闻一多就登上了赴美的航轮,进入芝加哥美术学院留学。


孤雁离群般的凄楚和在异国遭受的民族歧视让他备感煎熬。满心苦闷无处发泄,他便把这些都写入了诗句中。


于是在留学的第二年,闻一多就出版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诗集——《红烛》,其内容真实地抒发了一个进步青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其中的人生思考更是彰显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出国前闻一多和妻子约定,留学后会定期给她写信,也期待她的回信,并指导她的学习进度。可惜他满怀思念与乡愁的信件不断寄回家中,却很少能收到妻子的回信。这种冷寂的等待让敏感的诗人感到失望甚至怨恨,他在《红豆》中急切地呼唤爱人:

“爱人啊!你在那里?

快来剪去那乌云似的烛花,

快窝着你的素手

遮护着这抖颤的烛焰!

爱人啊!你在那里?”


殷切期盼的丈夫还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在宗法家族的管制下,是不被允许打扰丈夫学业的。家里不仅要求妻子少写信,甚至还扣下了儿子的来信,两人就这么被封建礼教玩弄于股掌之间!直到听闻女儿出生,诗人的怨气才被欣喜与期待抚平。


急于归家的闻一多在留学满三年时决定提前回国,却没想到刚刚踏上祖国的土地,便碰上了五卅惨案,亲眼看到了满地的血迹。


激愤不已的闻一多没在家里停留多久,便来到文人荟萃的北平发表自己之前写的诗作,希望可以激起同胞对敌人的愤慨之情,《七子之歌》就是其中一篇。直到半个多世纪后,《七子之歌》的首章仍在澳门回归时响彻祖国大地: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在长期饱受黑暗现实社会的压抑时,偶然路过的臭水沟又给了诗人灵感。这满是残羹剩菜的腐臭死水,不正如同那沉寂腐朽的社会现实一样吗?两年后,闻一多出版了第二部诗集《死水》,充分表达了对丑恶现实社会的愤懑与不满。


“诗乃热烈情感之凝结”,在无力改变现状时,闻一多把自己的无尽情绪都写进了诗篇里,把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通过文字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03 埋首古籍,不喜世俗纠葛终成一代学者


留学回国两年后,闻一多被武汉大学聘请为文学院院长,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并未放松对古典文学的钻研。他从喜爱的诗人杜甫入手,进行大量的考证研究工作,并从此进入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开始了由一位新诗人走上学者的道路。


原以为日子会这样平淡而充实地继续下去,却没想到那时的大学校园也并非一片净土。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成的武汉大学人际关系复杂,光是文学院内就分成了多种派系。闻一多为人刚正,直言不讳又不投靠任何一派,时间一长自然会引起他人的不满,甚至展开了对他的攻击。


任职才两年,校园内对闻一多的攻击就形成了一股风潮。觊觎文学院长职位的人上蹿下跳,只想潜心研究学问的闻一多不堪其扰,愤怒地贴了张布告,说他对自己的职位如“鹓雏之视腐鼠”,随即毅然辞职。

武汉大学内闻一多雕像

离开武大后,在老友的举荐下,闻一多来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在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里,他整日与古籍为伴,对《诗经》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研究,发表的《匡斋尺牍》被视为用现代科学方法解释《诗经》的划时代作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人民反日情绪高涨,校园内冲动的爱国青年们纷纷罢课南下向政府请愿。闻一多作为学校领导成员,不希望出现纷乱局面,不得已忍痛处理了几名带头的学生,也因此成为了学子们的主要攻击对象。


被一心教导的学生如此对待,闻一多寒心不已。两次当院长却被攻击的经历让他感慨,自己以后只求教书,不再做任何与行政有关的工作了。当月,闻一多再次辞去了青岛大学的职务,回到母校清华,仅做一个单纯的中国文学系教授。

闻一多在青岛故居

摆脱了俗务纷扰,清华园内的闻一多更加沉迷于古籍研究。他的工作不断拓展、深入,新的成果也不断涌现。他把《诗经》《楚辞》《唐诗》《国学要籍》等经典研究得十分透彻,用新眼光去看待旧事物。他的见解与议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些课程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欢迎。


虽然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人事纠纷与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活,但闻一多十分乐观。既然向外发展的路走不通,那就转而向内求,不断深化研究成果,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极致,成为了学术界的一道丰碑。


04 不惧地狱,倒下后激起无数继起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后北平沦陷,闻一多在炮火声中匆忙离开了清华园,随学校一起西迁至远离前线的云南昆明。几经考量,闻一多决定和学生一起步行完成这三千里的路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还能沿途增长不少经验和见闻。


这一路上,他们不仅见到了在地方官吏黑暗腐败管制下的民不聊生,还听到了百姓们对红军爱民事迹的赞扬。这些所见所闻,都使多年生活在书斋中的知识分子多了一份沉重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闻一多在南迁路上写生

1943年,闻一多从朱自清先生那里读到了一篇解放区诗人田间作的诗,大受鼓舞。他不禁感慨道:“抗战六年来我一直生活在书堆里,实在非常惭愧。但今天是鼓的时代,我现在才听到了鼓的声音,使我非常感动”。他大声呼吁:“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我们期待更多时代鼓手的出现”。


自此之后,闻一多沉寂多年却不知该如何表达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彻底爆发了!他连续发表多篇抨击现实的文章,呼吁人们勇敢站出来承担起改造现实的重任,还把国民党军队借机发国难财、虐待士兵等丑闻公之于众。


当时在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下,对现实不满的人很多,但敢站出来说话的人却寥寥无几。闻一多的言行点燃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但他本人也因此遭到反动当局的记恨,上了特务机关的黑名单。


学生们劝他:“我以你的学生资格,要求你爱护自己一点,因为今天讲真理的人太少,我们经不起敬爱的长者们的损失”。闻一多感动地流下热泪,却也坚定地说:“这是做人的态度......人总有心有血......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闻一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之后他更积极地活跃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第一线,在会议上公开发言要求结束党治,还政于民,还参加了各种游行活动。闻一多的名字也再一次被列入了上报的黑名单。他深知自己已经“从人间走入地狱了”,但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依然无所畏惧。


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分批复员北上。在最后一批学生离开云南的当晚,反动派就暗杀了李公朴,昆明顿时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作为黑名单上第二号的闻一多,丝毫不惧特务的登门恐吓,满腔悲愤地向全国控诉当局的法西斯血腥暴行。


在闻一多参加李公朴遇害报告会的当天下午,疯狂的反动派埋伏在他家附近。家人听到一阵枪响,赶忙出门查看,却发现闻一多已经身中十多枪,倒在了离家门仅有十几步的土坡路上。

报纸刊登李闻两先生遇难消息

这场“李闻惨案”震惊了中国,也震动了世界。人们悲痛,但更加愤怒!火种已在沉默中点燃,千百万的百姓即将继起。闻一多虽然不幸倒下,却把人民的反抗情绪提高到了爆炸的边沿。


05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诗人与学者,闻一多把自己的学术事业视同生命。他本想一心做学问,却不忍见千百万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决然走出书斋,为民主四处奔走。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爱家恋家的好丈夫、好父亲,为了能让更多家庭过上安稳的生活,闻一多离开了宁静幸福的小家,舍身走入地狱。


古有屈原投江,以一首《离骚》唤醒了坐以待毙的楚国人民,今有闻一多先生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他的鲜血点燃了人民反抗的斗志!

闻一多画像

年仅四十七岁的闻一多倒在了血泊中,家人失去了顶梁柱,学术界失去了一个耀眼的人才,但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上却多了一缕永不暗淡的光芒,指引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闻一多和自己的歌》一书详细讲述了先生的成长、求学、婚姻和事业历程,以平实真切的口吻向我们再现了一个鲜活饱满的闻一多。

历史不应被遗忘,那些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前辈故事,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闻一多和自己的歌》(闻名)【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40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6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29评论 0 32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78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8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9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93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45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9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0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67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73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5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4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73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57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09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