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份证不见了是什么感受?
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怀疑,这么件小事,值得写下来吗?
可是,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今天早晨七点五十时候的我,答案会完全不同。
根据居委会通知,今天继续新一轮三天连续核酸检测。
七点五十,临出门取身份证,盒子里空空如也,身份证不见了!
做核酸的三件套:口罩,手机,身份证,都放在固定易取的位置,每天做完核酸,立刻一一归位,确保第二天使用。
然而,现在就是不见了!
怎么形容当时的反应呢?
首先是慌了,脑子紧张地转,还在衣服口袋里忘记归位?摸一摸,没有!在不在玄关附近?看一看,没有!于是,脑海一片茫然。
接下来便是四处漫无目标地,没有意义地搜寻,心里一个声音重复着,怎么办,怎么办。
一个人丢了东西,不论多么不重要多么不值钱,通常都非常沮丧,如果再有个重要性紧迫性,那就是双重的打击。
今早我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核酸必须要做,那是我能够出门活动的保障。但是,没有身份证怎么做?!
大约五分钟的样子,我逐渐回过神来,是啊,丢身份证的肯定不止我一人,他们总有办法解决的。
于是,去了、排队、(压住心中忐忑)说明情况。
小姑娘胸有成竹,大将风度地:“打开健康宝!”
照办,
“身份证号?”
赶紧报上,
“姓名?”,
报上。
OK!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是挂失和申请新身份证。我竟然感到欣喜,因为过程比想象的简单很多。相比多年前的经验,最大的便利是就近任一派出所即可办理,无须跑到户籍所在地。这个必须给相关部门点赞!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服务没有难度,那也要有人愿意想愿意做呀。
还有个有趣的事值得一提,在填写身份证挂失申请表时,我好奇地往前翻了翻,想知道别人都是怎么丢的,发现厚厚的一摞申请表里,大约四分之三的丢失原因都是“做核酸检测时不慎丢失”。这么说,这件事就有点必然性了。我是不是想给自己的错误找点理由啊,哈哈。
拿着12个工作日之后领取新身份证的通知单回到家时,已经快到午饭时分。我回想这一个上午,告诫自己以后还是尽量不要丢东西,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次就付出了两个无法挽回的代价:
一是失去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原来的计划全部泡汤了;
第二,我原来的身份证大约二十年前换发,长期有效。那张照片拍的很好,更重要的,二十年前的我形象相对年轻精神,我对那张身份证很满意。如果保存得好,它完全可以陪我度过余生。现在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不得不换上老了二十岁的形象,悲乎!
其实所谓的两个损失,第一个,浪费了一个上午绝对是真正的永远不能挽回的损失;第二个所谓损失其实只是一个小情绪而已。奇怪的是,我真正感到“痛心疾首”的却正是那不存在的第二个“伪损失”。
可见,完全“合乎理性的人”确实不存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