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却说封肃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既是你的女婿,就带了你去面太爷便了。”大家把封肃推拥而去,封家各各惊慌,不知何事。至二更时分,封肃方回来,众人忙问端的。——“原来新任太爷姓贾名化,本湖州人氏,曾与女婿旧交,因在我家门首看见娇杏丫头买线,只说女婿移住此间,所以来传。我将缘故回明,那太爷感伤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待我差人去,务必找寻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又送我二两银子。”甄家娘子听了,不觉感伤。一夜无话。
评:贾雨村在红楼梦里更像是一个串场的人物。由他串起黛玉初进贾府,以及贾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人物。在进入正题前,描写了雨村和甄家丫鬟的一段情缘。插曲虽小,却很值得细细回味。曹公很擅长卖关子,先是半夜里府上公差敲门,连封老爷都被带走了。读者肯定在猜,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这中间封老爷和贾太爷怎么说的话,怎么一个阿谀奉承,一个假情假意,都没有说。最后只是由封老爷简单说了事情的经过。写长篇小说,人物多,哪个人物需要加戏,什么时候又需要简要带过,可以从红楼梦里这些支线人物上细细体会。
另外这小段插曲,也是对贾雨村性格的刻画。他是新上任的太爷,路上碰到以前一眼之缘的丫头。他会怎么做?客客气气的去拜访?白天去把人请过来?为什么一定要半夜三更派人去敲门?雨村这么做是显示其太爷的官位?是不想让人看到?还是对想讨甄家丫鬟的一点愧疚?曹公不会站出来直说,而是让读者自己读了这段去揣摩。
(2)
这一日偶至郊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信步至一山环水漩、茂林修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
身后有馀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文虽甚浅,其意则深。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一访。”走入看时,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却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仍退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移步行来。刚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古董行中贸易姓冷号子兴的,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最相投契。雨村忙亦笑问:“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承他的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甚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闲走到此,不期这样巧遇!”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
评:这段是对贾雨村和冷子兴相逢的描写,但却不从他们在酒肆相见入笔。反而饶有兴致的写雨村在郊外村野的一段小冒险。看看曹公怎么把这平淡的一段写的一波三折。先是写山环水绕,茂林修竹处发现一座庙宇。这种气氛,好像跟着雨村走进了一处桃花源。但是庙宇却是“门巷倾颓,墙垣剥落”,原来不是什么桃花源,只是做破庙。但庙上的一副对联仿佛又别有深意,是个得道隐居的高僧也未可知。但等到雨村和那老僧搭话,才知老僧又聋又昏,答非所问。这里先两次把读者的兴致吊高,又两次让大家扫了兴。除却对联里有可能隐含着雨村命运的暗示外,单就写作手法来看,也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这里还有一些细节是对雨村性格的再度刻画。比如他进庙里欲寻高僧,还有对冷子兴的赞叹,可以看出雨村是很推崇这样有本领有作为的人。既希望和他们结交,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对比之前他对甄士隐有点薄情的态度,也许正是因为甄士隐不以功名为念,只以花竹诗酒为乐。说白了,两人不是一路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从这点来看,反而可以理解贾雨村对甄士隐的不辞而别。红楼梦有一点好,很多人物没有绝对的对错,哪怕是讨厌的人,站在他的角度,却也可以明白他之所以那么做的原因,因而生出一点同情。好的人物塑造,也当是这样多层次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的,而不应该是套上个人设性格,脸谱化的走完全书。
(3)
二人闲谈慢饮,叙些别后之事。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的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笑道:“荣国贾府中,可也不玷辱老先生的门楣了!”雨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自不少,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能逐细考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认他,故越发生疏了。”子兴叹道:“老先生休这样说。如今的这荣、宁两府,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人口也极多,如何便萧索了呢?”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
评:这一回的大半篇幅,都是在写贾雨村和冷子兴就“甄”“贾”两家的八卦。交代了贾府上下若干重要人物。其中有段雨村对人之正气邪气的论述,很有几分道理。但这里更想着重说说雨村对话中透露出的一点傲气。
在讲八卦前,子兴说这件八卦来自荣国贾府,算是雨村宗家。古人的确说同姓是一家,但这里子兴多少有点打趣雨村的意思。雨村本是个要靠别人盘缠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但骨子里还是有点傲气的。如果是没有傲气的软骨头,估计几个“岂敢岂敢”就打发过去了。但这里雨村说,他们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认他,就生疏了。很有点我们祖上不攀龙附凤的意思,而且反而是这等清高亮节,让我们生疏了。想想雨村的性格,他这么讲自然都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