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这个所居住的西北高原三四线城市,二十四季节气的春夏秋冬并不与实际气候相符。在这里,冬季显得特别漫长,似乎占据了大半年,相对的春夏秋三季就短暂了。
我的忙,是从4月下旬的一场小恙开始的。至少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医院里上下穿梭,各种检查,最后总算静养恢复。紧接着,托领导的知遇之恩,突然有了一个调动工作的机会。这几年呆在这个毕业22年一成不变的铁路多经单位,眼见着它红红火火地成立,热热闹闹地成长,措不及防地衰败。在朝不保夕的忐忑中,明白了铁饭碗终将变成瓷碗。考虑到孩子高考的关键时刻,静等时机而动。于是,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在担心领导放不放人(不是自己多重要,担心有些人太操蛋。),签不签字,下不下令,无数次地在失望、希望、绝望中徘徊。单单跑到那个五六百里外的总公司不下三次。最终,算是好事多磨吧,各种能想到、用到的手段用尽,终于在5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拿到了免职令。新单位报到上岗,马上投入新的工作。
6月份的7、8号,陪孩子完成了她的人生大考~高考。紧接着次日,开始自主招生考试面试、复试大连之旅。为了赶回来参加13号的英语口语加试,来回四天的长途火车,在大连只有考试一天逗留的时间。匆匆忙忙,风风火火,留给娘俩的只有沿途的风光。15号赶到呼和浩特参加了另一个自主招生面试复试,好在动车的开通,两个城市之间往返只要两个小时。一个月后的今天,当尘埃落定时,回看这两趟奔波劳碌似乎和孩子最终的学校没有关系,但我相信这些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给了她一些沉淀和经验。
7月13号,本科一批报名。那是一次精力、体力、耐力、胆力的比拼。在同学孩子的全力以赴下,终于如愿以偿进了理想的学校。第二天,一家人放心地开始了8年后的回老家之旅。
这次西安之行,可以说是一场“蓄谋已久”之行,也可以说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应西安同学一年前之约,本来计划高考完成绩出来前带上父母去西安。工作二十多年,利用出差或假期,国内景点走了没有一半也差不多三分之一。孩子小学时,只要单位容许,无论开学放假都要带上她,初高中假期,每年都要出去一趟,即使在高三暑假只放一星期假期的情况下,来一趟锡林浩特克什克腾之旅。带父母出去只有2007年的北京之旅,2014年的华东五市。一直有个心愿,带父母去六朝古都西安看看,这也是略懂历史的父亲的心愿(虽然他没有说)。结果成绩下来各种的不如意,新单位刚上班的不好意思,本来打消了念头。经不住西安同学的热情相邀,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个月,还有两件大事:一场校友聚会和送孩子大学报到。今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人生好几件大事在这一年完成。把即将成人的孩子送进大学,为自己找了一个安稳的单位,陪父母到别处走走。无论远近美丑,远方的是风景,身边的是环境。暂时地逃离环境去看看风景,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调剂品。
今生没有多大理想,衣食无忧,有点儿时间、有点儿空闲、有点儿金钱。静心去读万卷书,随性去行万里路。看看人生百态,品品各地美食,写写世间万象。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