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简书,去记录我的学习经历,寄望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过去的日子,我活得很忙碌,但是又充满挫败感,因为我感觉自己没有收获。我不想再做人生的傀儡,我想做人生的主人,做时间的朋友。
作为第一篇文章,我先说一下为什么我也加入到简书这个行列。我上个月加入了一个组织-拆书帮,我觉得它点亮了我的人生,它让我知道读得书多没用,关键是要“把知识转化为你能力”。在微信群上认识了很多热爱学习、热爱拆书的小伙伴们,我真的觉得太棒了。有一句话说: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我很怕落下,很怕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在他们的分享中,我认识了简书,也认识了很多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工具。我发誓:我要改变!
改变,从时间管理开始
我在喜马拉雅找到了一个音频“时间管理”的课程,每集6分钟,一共112集。是易效能的叶武滨老师讲的。讲得可圈可点吧,可能我听多了冬吴相对论、罗辑思维,我的确觉得老师讲的水平一般般,而且经常卖广告。但是还是有一些干货,最大的收获,他是比较详细地讲述时间管理,大道理我们之前都懂,但是他能比较系统、深入地一个一个问题循序渐进地跟你讲明白,我觉得也是值得的。我利用每天开车的3个多小时听,花1个星期读懂、读透、再付诸实践,我觉得也是值的!
一、早睡早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时间管理可以窥见到一个人的人生管理。在课程教导我们的是在太阳升起的前1个小时左右起来,OMG,我承认宝宝做不到。刚好今天也在《得到》听到一个关于睡眠的话题,按照我的总结是:保证每天有7.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12点前睡觉,7点半左右起床,工作日和休息日如一,能坚持做到,我觉得算是这个习惯的养成了。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人的习惯很好,早上5、6点钟起床,然后去跑步、早上写日记,做个精美的早餐,然后再上班,能做到就最好。但是我习惯把写总结、阅读放在晚上睡觉前的私人时间。
二、认识我们的大脑
记住一句话:记忆是大脑最低级的运动,思考才是大脑的高级运动。这句话也很容易理解,看到读书时候,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是死读书,就是生硬地记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糟糕。所以增加我们思考的时间才是正道!
三、收集(清空)——排程——执行
土豆——青蛙——番茄 (美味营养的汤)
(1)、收集(清空)-土豆
每天我们都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需要处理,很多东西,你不去处理,它就永远晾在那里,最终成为化石,沉到你心底成为你永远的心理负担。我们需要把事情像土豆片一样一片一片放好,及时做好清空,你的大脑才会释放出来,去记住你该记住的,思考你该思考的。假如事情太多怎么办?那就尝试用4D原则解决吧。4D-(Delete 删除 Delegate 委托 Delay 取消 Do 执行)
(2)、排程-3只青蛙
把事情罗列出来后就需要进行排列。我们可以按照4象限方法(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的顺序进行排列,同事也可以用到课程介绍的3个分类进行(日程安排、有截止时间安排、无截止时间安排)。多加训练,我觉得排列慢慢就会像排列1234567那么顺其自然了。
挑重要的三件事=3只青蛙,3个是一个概率,每次做好3件,做好3件后再做3件,我相信你也会每天收获满满。但是不要混淆哦,一次只专注做1件事情而已,三心二意最终是竹子打水-一场空。
(3)、执行-番茄工作法
其实我经常听到番茄工作法,但是我一直都不了解(主要是我没去了解),原理很简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是让我们劳逸结合的最好方法。25分钟专注做一件时间,能让你高度专注,效率也会是最高的。
活在当下,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今天就开始实践了,希望我能坚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