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什么样的考评体系,才能激发出员工最好的工作绩效

关于作者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科开创者,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关于本书

德鲁克在这本书里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管理的内涵,开创了“管理学”这个新学科,德鲁克也凭借这本书奠定了管理学宗师的地位。

核心内容

一、企业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目标?

二、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

前言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管理的内涵,开创了“管理学”这个新学科,德鲁克也凭借这本书奠定了管理学宗师的地位。所以说,这本书是绝对的管理学经典。

不过,这本书出版于1954年,离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无论是企业还是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管理学书籍也多如牛毛,这时候,我们还有必要来读这样一本管理经典吗?毕竟,大作家马克·吐温就吐槽过: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其实,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在这个领域提出了一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后来人不断围绕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比如,《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就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什么样的考评体系,才能激发出员工最好的工作绩效?在这里,德鲁克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按照德鲁克的原意,目标管理是指,要把企业中每个个体的努力,凝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

目标管理是德鲁克最重要的概念,然而,也是被曲解和误用得最多的概念。比如,人们以为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目标分解,也就是先由高管制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再把目标分解下去,变成个人的小目标。于是发展出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绩效考评体系,如KPI。但在实践中,绩效考评让不少公司都栽了跟头。比如日本索尼公司的一位前高管就认为,是绩效考评害了索尼。没上绩效考评的时候,索尼本来好好的;一上绩效考评,公司业绩一落千丈。

后来,谷歌等硅谷企业开始推行一种新的考评体系,叫做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有人说,OKR才是德鲁克意义上的真正的目标管理,O所代表的这个Objectives,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目标。从实践来看,OKR确实取得了比KPI更好的效果。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在我们得到,也是用OKR来考核员工。

那么,像KPI这样的绩效考核体系,问题出在哪里?德鲁克所说的真正的目标管理,到底是什么?

第一,企业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目标?

第二,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

第一部分

先来说第一点,企业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目标?

前面讲了,所谓目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中每个个体的努力,凝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很显然,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企业目标,来制定个人目标。对此,经济学的标准答案是,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德鲁克认为,这个回答不但是错的,而且文不对题,会对企业造成误导。

在工业社会之前,传统商人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说白了就是“低买高卖”。成功商人的特质,是能够对外界的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和判断,从而准确把握交易时机。也就是说,商人只是“交易者”,他们只能被动地顺应经济形势,而无力去创造或者改变经济条件。

但企业不同。现代企业绝不是被动接受外界信号的“交易者”,而是“创造者”。对现代企业来说,市场需求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去努力开拓的结果。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塑造经济环境,想尽办法突破既有的条件限制,不断创造需求、开拓市场。

所以,如果单纯强调“利润最大化”,就模糊了现代企业与传统商人之间的重大区别,也会加深人们对企业的误解。德鲁克提出,企业的根本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创造客户。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最终指向创造客户这个目标。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我们来看德鲁克讲的一个具体例子。

西尔斯公司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零售企业,它的创始人叫做理查德·西尔斯,这是一名典型的传统商人。他凭着敏锐的嗅觉,大批买进亏本处理的廉价商品,然后通过密集的广告攻势向农民兜售,赚了很多钱。但严格说,这时候的西尔斯公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西尔斯本人也算不上企业家。

是西尔斯的继任者——罗森沃尔德改变了西尔斯公司。当时西尔斯公司已经发现,美国农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虽然个体购买力不高,但整体购买力不容小觑。不过,他们分散在偏僻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年到头难得进城采购一次。西尔斯公司要怎样改变之前零敲碎打的销售模式,把农民群体发展成自己的长期客户呢?

对此,罗森沃尔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渠道——邮购商品。西尔斯公司向农民家庭定期寄送邮购商品目录,目录上的商品经过精心规划,专门针对农民家庭的需求,以农民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进行销售。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农民没有条件在事前检验商品,事后的消费者维权也很困难,西尔斯公司率先推出了“无理由退货”的销售政策。此外,为了能快速出货,西尔斯公司建立了效率极高的分拣工厂,能在接到订单后的15分钟之内将商品分拣完毕,平均每天要寄出10万件订单。据说福特汽车公司在建造它的流水线工厂时,还专门参观了西尔斯的分拣工厂。

这些开拓性的举措,让西尔斯公司很快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60%的美国人都是它的客户。美国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家电,甚至是全套住房建材,农民只需要自行组装,就可以盖起一栋漂亮的小别墅。换句话说,美国农民早在100年前就享受到了送货上门、无理由退货的高质量网购服务,只不过到货速度慢一点而已。

西尔斯公司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企业必须用开拓性的活动来突破限制条件,创造市场和客户,这是企业与传统商人的最大区别,也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所在。那么,在创造客户的根本目标之下,企业又该确立哪些具体目标呢?在书里,德鲁克列出了企业在8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包括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资本、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员工绩效、社会责任。

德鲁克想强调的是,企业的具体目标实际上是多维度的,必须合理分配资源,关注每个关键领域的表现。这就好比飞行员在驾驶时,必须同时关注多个仪表盘,如高度表、空速表、地平仪等等,才能确保飞行安全。如果只看一个数据,那是非常危险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获利能力,只是企业需要关注的8个分目标之一,而绝对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利润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它是衡量企业是否运转良好的指标,一旦出现亏损,那就是经营不善的强烈信号。其次,利润是企业用来抵御风险的手段。所以,企业的目标,是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最小利润”,而不是一味追求最大利润。

进一步说,为什么创造客户比追求利润最大化更重要?因为“创造客户”本质上是一种长期思维,首先要兼顾各个关键领域目标,然后在时间维度上,要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这样才能超越经济周期,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那么,该如何兼顾关键领域目标?究竟该向每个关键领域投入多少资源,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也不一样,没有固定公式。很多企业用制作预算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却不怎么好。这是为什么?德鲁克指出,重点其实不是遵守预算,而是这个预算本身是否合理。就像一位高层经理说的:“每个笨蛋都懂得遵守预算,但是在我见过的企业管理者中,只有极少数能拟出值得遵守的预算。”

除了要兼顾关键领域的目标,企业还必须兼顾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是长期决策,要过5年、10年才能看到效果,而在这期间,必须保持目标的连续性。不要看到形势一片大好就乱开支票,盲目上马项目;更不要经济一有波动就立刻大刀阔斧削减支出,让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实际上,企业制定目标,不是为了适应经济周期,而恰恰是为了超越经济周期,让企业能够不受周期波动的影响,实现平稳发展。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企业的根本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创造客户。在这个根本目标之下,企业必须兼顾各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和长短期目标,实现跨周期的平稳发展。

假定现在企业在每个关键领域,都制定出了合理、明确的目标。那么接下来,要如何运用目标管理,来促进企业绩效呢?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确保企业中每个人的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第二步,是让员工拥有工作自主权,自行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第二部分

先来讲第一步,确保每个人的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举个你熟悉的例子,三个石匠的故事。有人分别问了三个石匠,你们正在干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自豪地说,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对这个故事有很多种解读,这里我们用目标管理的角度来看。

毫无疑问,第一个和第二个石匠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第二个石匠的目标还很高,要做全国最好的手艺活儿。但是,他们的个人目标和整个工程的目标没有什么关系。在个人目标的指引下,第一个石匠很有可能磨洋工,而第二石匠可能只顾打磨手艺,而忽略了工程的整体协作。只有第三个石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建造大教堂这个整体目标做出贡献。也只有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企业的每一级管理者,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追求企业整体的成功上,而不是只追求个人的成功或者部门的成功。这听起来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实际上,却很少有管理者能够做到,尤其是在大型公司当中。

什么是“日本病”呢?在我们印象中,日本人都对工作特别负责,追求精益求精。但问题在于,他们往往只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负责,而很少从企业的整体成功去考虑问题。一遇到有风险的决策事项,每个人都只顾确保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出问题,而没有人愿意出来承担风险。以至于,每个人看起来都对工作极其负责,但实际上没有人对企业整体负责。这就是“日本病”。

“日本病”导致日本企业很难对外界变化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在变化最快的电子产业,日本企业的衰落最明显。其实,日本经理人不就是故事里的第二个石匠吗?每个人都把个人的专业性放在了企业的整体成功之上。要注意,“日本病”绝不是只有日本公司才会得,实际上在企业中非常普遍。

如果说“日本病”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担当,那么,还有一类相反的问题,就是个别部门太喜欢出风头,强行“抢戏”。特别是像行政、人力等职能部门,工作成果不能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经营绩效上,他们担心自己在公司显得无足轻重,就通过各种各样的计划和活动来强行刷存在感,事事都要来插上一脚,以彰显自己的成果。实际上,这些成果不但没有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反而造成了严重干扰。

有时候,职能部门过于扩大自己的职权,就会窒息整个公司的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福特汽车公司。1940年代,由于管理不善,福特公司陷入严重的亏损。后来,新上任的总裁福特二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引入了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让福特公司起死回生。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是最大的功臣。但在后来,财务部门的权力开始无节制地膨胀,成为全公司最有权势的部门,对公司的每个重大经营决都有一票否决权。结果是,财务部门大大扼杀了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让福特公司在1980年代再次陷入危机。这是部门的努力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违背的典型案例。

而且,你不要以为,这样的问题只会出现在下级部门。实际上,企业的一把手,CEO,也很可能把个人的成功放在企业的整体成功之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人当家”的谬误。强势CEO往往喜欢掌控一切,让整个公司的运作完全依赖于自己的个人能力。其结果就是,这个强势人物一旦离任,公司马上就陷入困境。而且,这样的CEO会有意无意地选择无能的接班人,只是为了证明:“你看,公司离了我就玩儿不转了。”

而真正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的CEO,一定是把团队建设放在第一位的。这里的团队建设,还不是指CEO之下的管理层,而是指CEO本身的领导角色,就需要一个团队来承担。前面讲了,企业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光凭CEO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绝对兼顾不了的。怎么办呢?

很多CEO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组建自己的幕僚团队,用秘书、助理、私人顾问等等,来代替自己行使领导权力。德鲁克认为,这万万要不得。私人幕僚只对CEO一个人负责,却不需要为企业的整体成功负责,而且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亲信统治”的局面,是一种很危险的存在。

德鲁克指出,CEO要解决胜任难题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拆分领导角色。CEO至少担任三种角色:第一,思考者,负责企业长远战略;第二,行动者,负责企业的实际运营;第三,抛头露面的人,负责代表企业对外沟通。可以肯定地说,任何天才都难以同时胜任这三个角色。

所以,公司的最高领导不应该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由2~3人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彼此是平等的。实际上,以团队形式管理企业,已经成为美国大公司的惯例。硅谷的很多高科技公司也采用了这种形式,比如著名的“英特尔三剑客”和“谷歌三巨头”。

总结一下,目标管理的第一步,是确保每个人的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既要避免没有担当的“日本病”,也要避免一个部门独大;公司的最高领导应该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人。

第三部分

好了,明确了每个人努力的正确方向,接下来就要讲,怎样确保每个人有动力去完成目标。这就是目标管理的第二步,让员工拥有工作自主权,自行设定工作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如果由自己制定目标,那么会不会每个人都故意把目标设定得很低,怎么轻松怎么来?这里就要说到德鲁克对人性的洞察。德鲁克认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是人的内在需求。哪怕是在操作一线的员工,都有追求高绩效的动力。但前提是,要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掌控感。只要让员工掌控自己的工作,他们就能实现高绩效。你不信?我来给你讲讲IBM的例子。

我们知道,IBM一开始是生产办公设备的。这些设备都非常精密,对一线工人的操作要求很高,但当时IBM仍然采用的是计件工资。工人为了追求速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如果只靠最后的质检环节来把关,效率会很低。最理想的情况,是让工人在生产线上就把好质量关。怎么办呢?

当时的IBM老板老沃森决定,取消计件工资制,让一线工人和职业经理人一样,领取固定薪水。同时强调,没有“标准产量”这回事,每个工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在领班的协助下,规划对自己最有效、能创造最大产出的工作流程和速度。当时有人担心,如果不计件,又没有“标准产量”限制,工人们难道不会磨洋工吗?结果恰恰相反。在新的工作流程下,不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人的产量也持续攀升。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IBM的做法,和之前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知道,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流程的标准化。具体办法是:首先,把复杂的生产过程拆分成一个个简单环节;然后,通过反复试验,找出每个生产环节最有效率的操作方式,把这种操作方式规定为“标准动作”;最后,专业化分工,每个工人只负责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两个操作动作。

德鲁克高度肯定科学管理的成就。他认为,科学管理是美国对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而且据他估计,科学管理把工人的劳动效率提升了50倍。但科学管理的问题也很明显。它经常遭到工人们的强烈抵制,而且对管理层与知识劳动者,科学管理这套方法似乎不管用。问题出在哪里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科学管理剥夺了人对工作的自主权。

科学管理强调,工作可以拆分成具体步骤,并且可以对每个步骤进行优化,这是对的。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管理人员或者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分解步骤、优化步骤来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但是,分解步骤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能执行其中的个别步骤。经济学所信奉的劳动分工,需要加上一定的限度,并不是分得越细越好。一个人的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他才会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只是强制劳动。比如,让一个工人组装一个完整的轮胎,就比让他只拧一颗螺丝,要好得多。

同样地,科学管理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认为计划得越周全,后面的执行就越有效,这是对的。但是,科学管理的计划和执行是分开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计划、指派任务,而一线工人执行就好了,他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用知道工厂的整体目标是什么。这当然也就剥夺了工人对工作的自主权和工作的意义。工人们之所以强烈抵制科学管理,原因就在这儿,而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工人想偷懒。

再来看看IBM是怎么做的。IBM也把生产分解为尽量简单的作业步骤,每个步骤也规定了标准动作。但是,它训练每位工人都能够兼顾多项作业,并且需要在作业中用到一定的判断能力。这本来比只动手不动脑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没想到,工人的效率和工作自豪感都大大提升。

还有一次,IBM研发了一款新型计算机,由于工期太紧,工程设计还没最终完成就必须开工,最后的设计图纸是由工程师、领班和工人在生产线上共同完成的。由于参与了产品设计,工人们都非常自豪,这款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后来IBM把这个经验制度化,每次推出新产品,都让工人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规划,效果非常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是生产一线的工人,都需要拥有工作的自主权,才能有高绩效,而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就更是如此了。比起一线工人,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的工作绩效是很难评估的,如果他们没有工作自主权,出工不出力,你短期内根本看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

而类似KPI这样的绩效考评,也是犯了科学管理同样的错,把计划和执行过程分离了。先由上面定了总体业绩,然后自上而下地强行摊派业绩,下级部门肯定会消极抵制,或者想法设法钻空子。对各级管理者来说,他必须自己思考目标、自己制定目标,他才会真正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去不折不扣地执行。

具体怎么做呢?德鲁克讲了他认识的几位高效能领导人的办法,我给你念一下书里的这段原话:他们规定“下属每年要给上司写两封信。在信中,每位管理者首先说明,他认为上司的和自己的工作目标分别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应该达到哪些工作绩效。接下来,他列出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到目标,以及他认为在自己的单位中,有哪些主要的障碍。同时也列出,上司和公司做的哪些事情,会对他形成助力,哪些又会形成阻力。最后,他要概述明年要做哪些工作,以达到目标。如果上司接受信中的陈述,这封信就变成他进行管理工作的章程。”

看到没有,这不就是OKR的做法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被误读了整整半个世纪,绕了一个大圈子,现在终于回到了正轨上。当然,并不是说OKR就是完美的考核体系,只是说,OKR更符合目标管理的本意,就是要让员工掌控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上级的职责,是支持、协助下属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完善。

比如,德鲁克特别推崇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做法。通用电气有一个内控岗位,叫巡回稽查员。稽查员每年都会对公司的每个部门做一次彻底调查。但要注意,稽查员的调查报告并不递送上级单位,而是直接交给被调查部门的主管。这就表明,稽查员并不是公司内部的“秘密警察”,稽查制度也不是上级控制下级的工具,而是帮助管理者改善自己的工作的。这样的制度安排,让通用电气的各级经理人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信心和责任感。

好了,总结一下,目标管理的第二步,就是让员工自己思考目标,自己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只要当员工拥有充分的工作自主权,才能够实现高绩效。

总结

第一,企业的根本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创造客户。在这个根本目标之下,企业必须兼顾各个关键领域的目标和长短期目标,实现跨周期的平稳发展。

第二,实现目标管理要分两步走。首先,要确保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汇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其次,要让员工拥有工作自主权,自行设定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德鲁克说,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代表了真正的自由,合法的自由。我认为也可以这么说:实现了目标管理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