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本是一片柔弱的叶片,静匿于高山、坑涧的茶树之上。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仙风道骨的隐士,却引发了东西方两场战争。
武夷正山小种是红茶的祖先。制作过程的精细加上讲究传统工艺焙火,形成乌黑油润的外形色泽,被英国人称为“黑茶”。红茶性温和,具有暖胃、宁神的功效,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喝,最能满足四季品饮。因此,早在明代后期,就已远销欧洲。
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随嫁物品中带有大量的正山小种红茶和精美的中国瓷器。每日午后,贴身女仆都会为她沏上一杯红茶,如同咖啡一般辅以砂糖、牛奶或者柠檬,调成公主喜欢的口味,并配上甜点。公主品茶时的优雅,瓷器的精美,甜点的精致,茶汤的红艳所释放的魅力,瞬间捕获了英国上流界层人士的心,“下午茶”风靡英国上流社会。
英国东印度公司敏锐地嗅到商机,远涉重洋大量进口正山小种红茶,以鸦片交换茶叶的方式,作为暴利之源,从而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对英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未影响东印度公司的茶贸易。
进入十八世纪后期,东印度公司又将茶叶运送到英殖民地美国,同样深受美国人喜爱。英国殖民统治者趁热制定了,征收高额红茶贸易税的法律—《印花税法》,但法案一颁布,就遭到美国人民强烈抵制,越演越烈,最终爆发“波士顿倾茶事件”,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面对红茶潜在的世界性商机,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了漫长的寻茶之旅。罗伯特·福钧远漂中国内地,假借考察风土人情,历经数年后,将大量各类优良茶品种的树干及种子,运送到英殖民地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并将随行带回的八位优秀的制茶师,分散在各个种植园。
在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山谷,中国茶树与当地野生茶树嫁接成功,培植出独特的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种植园则保留原树种种植,大吉岭更为适宜的环境、湿润的气候,使得各类茶树得到很好生长,再加上精湛的加工工艺,大吉岭红茶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成为红茶中的极品。当时英国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以性价比优势,敲开了世界茶叶市场的大门。无论你是贵族还是贫民,都能从“下午茶”中品味惬意时光。
眼前这款来自英国却产自印度的红茶,我将相遇视其为一种缘分,有前世修来之感。在极为专注地品饮多次后,从观察碎叶颜色,闻香型、茶汤滋味、色泽,加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一些有关印度红茶的基础知识,判断它应该是7–8月雨季之后采摘期的秋茶。它独特浓厚的麝香葡萄味口感,以及深红色的茶汤,无疑是来自大吉岭的红茶。每啜一口,那露香露骨的味道,都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生命热情。
茶,是最认出生地的植物,素有“一步一味”之说,强调地域山场的重要性。生长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吉岭红茶与母茶正山小种红茶形成截然不同的韵味。如若相比较,正山小种红茶堪称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含蓄、内敛,淡淡的松烟香味融于水中,不显山不露水,恰恰也是用它的淡,固执地给喝茶人留下如细细绵绵、清心寡欲、美到极致的女子印象;大吉岭红茶更像是一幅山红涧碧的油彩画,立体饱满,张扬浓厚的香型,倒是很有点嘴里叼着雪茄烟,颇为儒雅风流的绅士风范。
西方人喝茶如喝咖啡,讲究的是实用,体会的是一种闲适生活的乐趣,不似东方人的浅斟慢饮,品茶论道。即是如此,品这款茶,不妨入乡随俗加入一些异国情调。我选一款为红茶增色的兰花杯,再顽劣的在茶中加少许蓝莓果。抹茶糕配红茶最为美味;还得来点坚果,就像花生与酒精匹配一般,同样坚果也适合浓郁的茶汤。如此这般具有仪式感的英式“下午茶”,同时又散发出了迷人的东方神韵。
专注地享受美妙的“下午茶”时光,也算不辜负远渡重洋的这款茶,以及送茶女孩的一片真心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