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柔》是一首劝谏君王要安民保民的诗。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 。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桑叶柔嫩生长旺,下有浓荫布满地。不断捋采叶稀疏,百姓受害难遮凉。愁思不绝心烦忧,失意凄凉久惆怅。光明广大老天爷,怎不可怜可怜我。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四马驾车奔不停,旌旗迎风乱飘扬。社会动乱不太平,举国无不遭灾殃。百姓受难少壮丁,如受火灾成灰烬。呜呼哀哉可叹啊,国运艰难已危急。
菀:茂盛的样子。
侯:维,语助词。
旬:树荫遍布。
刘:剥落稀疏,句意谓桑叶被采后,稀疏无叶。
瘼:病,疾苦。
殄:绝,断绝。
仓兄:同“怆怳”,凄凉纷乱、失意的样子。
填:通“陈”,长久。
倬彼:即“倬倬”,光明而广大的样子。
宁:何。
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怜,怜悯。
骙骙:形容马强壮,奔驰不停的样子。
旟旐:画有鹰隼、龟蛇的旗。
有翩:翩翩,翻飞的样子。
夷:平。
泯:乱。一说灭。
黎:众。
具:通“俱”。
烬:本指火烧后的灰烬,这里指人民遭遇战祸,剩余无几。
於乎:呜呼,哀痛之声。
国步:指国运。
频:危急。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大雅》共有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卬、召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