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做什么”往往比“应该做什么”更能促使我们清醒地思考、明智地行动。
我们在行动和决策时,常常会被各种思维误区干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不理智的决策。通过了解常见的思维误区,可以让我们避开思维误区带来的干扰,使自己在决策和行动时,更加明智和理性。
一、数据排斥现象
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做过一个捐款试验。他对第一组实验者展示了一张来自非洲战乱国家的孩子照片——凡是看了这个照片的人,平均捐款2.5美元。然后又给另外一组实验者,展示那个非洲国家饥荒的统计数字,说超过300多万个儿童营养不良——看了这些数字的人,平均捐款却只有1.7美元。
人对数字是不敏感的,十亿到底有多大?0.0001%到底有多小?头脑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300多万在人们头脑里只是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毫无作用。一张具体的照片却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要做到理智决策,我们需要想办法把数据形象化,利用数据做决策,而不是依靠感性做决策。
二、思维惯性问题
人们经过年复一年的专业培训,一旦了解并熟悉了某一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式之后,他们就会到处尝试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用自己的专业思维模式解决。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拿锤子的人”。
在决策和行动中,不要把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避免思维惯性。你今天遇到的是钉子,明天可能是螺丝。跨学科的学习知识,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有助于我们打破思维惯性。
三、思维局限性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李·罗斯做过一个实验:制作一块牌子,写上颜色鲜艳的标语,然后询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校园里举着牌子走一圈,并估计其他同学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的数量。结果那些愿意去干这件事的学生都认为,其他同学也都会同意干。而那些婉言谢绝的学生们认为,其他同学也一定不愿干——两种人都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判断是对的,而且非常自信。
人们很难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通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他人的想法。对于那些跟我们想法不同的人,我们往往会感到不可思议。所谓的“代沟”,不就是大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形成的吗?
对于不同的观点与立场,我们应该多些包容与尊重,不要盲目的去怀疑和指责。
四、避免“沉没成本”
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很多精力,甚至付出痛苦,那么你就会对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愈加看重,并且非常享受这种结果带来的成就感。换句话说:我们会因为在一件事上已付出的努力,把这件事的价值进行人为夸大或提高。
这就所谓的“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的价值,同时也会在意自己过去在这件事情上面投入的成本,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
在了解“沉没成本”后,我们应该学会“踩刹车”。当你觉得电影不好看时,理性的做法是离开电影院,而不是心疼钱,继续浪费自己的时间。作者建议我们,在行动前冷静思考:一件事情的价值,到底是因为它本身可以满足需要,还是只因为你在它身上已经花了过多努力,导致不愿割舍?
语言表达是思想的镜子:清晰的思想会带来清楚的表达,糊涂的思想只会废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