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国学班,为了方便统计学分和每天的学习打卡,我们还分了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我有幸分到了第一组。
我们组其余4位姐妹全是商业精英,而且她们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无论怎么看我好像都是会拖后腿的那一个,我自己也觉得我一名家庭主妇分到实力这么强的组里,确实高攀了。
都说事业越成功的人境界格局越高,事实证明和她们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她们的一言一行丝毫没给我的自卑心生根发芽的机会,她们每个人的人格魅力真的超强。
犹记得上次线下学习时,我和组长聊天。我说:特别佩服你们几个能把工作和生活还有学习平衡的那么好,重要的是事业还做的风声水起,如果是我肯定做不好。
组长:你只是没去工作,就凭你学习这种劲头,如果你去工作的话,照样能做的很好。
(虽然我知道自己不一定有这种能力,但组长的话真的给了我力量,很感激她)
组长还对别组成员说:阿莲每周的学习心得已不是一篇简单的心得,可以堪称一篇篇文章。
我心里清楚,她们四个的每周心得都有一定的高度。都说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与赞美太当回事,但我真的想把组长说的话珍藏在心底,目前我没有组长说的那么好,可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啊!
无论什么时候好像总有抬轿的,还有拆台的。同样是上次线下课的时候,同学里的J同志看着我们一组的五个人坐在一起,他看着四个姐妹对我说:看她们四个,一个比一个厉害。
我好自豪:是啊!我们组就是厉害,刚开始和她们四个分到一个组,我总想着高攀了……
还没等我说完,J接走了话:你还知道你高攀了,可不就是吗?
听完这话,我很无语,瞬间不想和他再聊下去(我有时挺小心眼的)。
昨天上课又遇到了J,课下分享环节他扯上了我,他说:你咋不识趣呢?你们组能推荐你的心得,那是人家四个故意抬你,人家照顾你,你这都看不岀来吗?你别每次都第一个完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们只是在一起共同学习,有必要考虑这么复杂吗?学国学是让我们真诚一点,通透一点,我看不懂他到底要表达啥。总之他说的话让我不舒服,如果连随喜心都没有,那我们怎去谈大道智慧。
纪琼院长说过,家庭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舒服,那么学习的场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亦是如此。就像我们在心时代的学习,大家彼此之间的赋能,鼓励,认可,都让人每天充满力量和希望。彼此之间给贴的都是积极正向的标签,没谁认为哪个人是特殊的。很多老师都特别会给别人赋能加氧,没有一个人拆你的台。
每天我看着每一位老师写的简书,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优美的文字或是通俗的语言,我都读得懂大家的用心,从每个人的故事里感悟着生活,我会给所有读过的进行点赞。每天我也会用心地写自己的成长日记,不管质量好坏,都是一种回顾和反省。在你们的关注和鼓励下,我坚持到现在,真的发现这种写的过程对学习帮助很大,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言行。
希望我们通过学习成长之后具备心灵的力量、语言的魅力、智慧的大脑,祝愿每个人都拥有愿意主动给自己赋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