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个人和同样的一个事情,在不同人的眼睛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左说了一件事情,在五年级时候的班级,同学们叫她沙雕之王。而楼上一个班的同学就叫她为害群之马。
这个故事先从她为什么叫沙雕之王开始吧。左是一个脑洞特别大的人,然后也特别喜欢用一些表面看起来傻乎乎很搞笑的事情来娱乐自己和大家。经常说自己的定位,人设是一个沙雕。在我看来沙雕就是蠢到让人哭笑不得的人,而他自己非常的乐在其中,很享受这种角色。
从她的叙述中感受到班上很多同学,因为她而被感染也喜欢扮演沙雕的角色。
对于孩子来说快乐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在童年时期是很珍贵的一种特质,只有储蓄够了足够的快乐,才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挫败和打击。
由于她的原创性和对周围孩子们的感染力,大家称她为沙雕之王,沙雕的鼻祖。班上2/3的同学被她感染并模仿。
尝试想象一个班的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用自黑来取乐,这不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而她提到的楼上的班级,称她为害群之马。
我尝试想象这个班级的同学,感受到威胁或者伤害,而根源来自于内在的一种怕被改变的恐惧,称引起这种潜在改变的人为害群之马,那就意味着他们把左的行为和方式界定为损害他人的定位。
从这个角度我尝试在猜测,主张称作为害群之马的部分孩子,也许对于沙雕这种甚至带有点土味的自娱自乐,并且娱乐大众的方式是有些抵触的。害怕自己被传染,害怕自己周围的人也被感染,对于沙雕,对于作为代表的沙雕之王小左,他们宁愿把她定义为一种令人厌恶或者惧怕的标签,来让自己足够的警惕和防御左的靠近。
网络图,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