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当时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学术观点迸发,墨子虽然作为没落贵族的后裔,但也受到过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墨子曾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学习各种思想,但是学着学着他就觉得这些学说都是一些“谜于其辞,失之其理”的华而不实的废话,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故背周道而行夏政”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学派,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希望世界和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不要以为墨子就是一个这样平凡平淡温和的人哦。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在别的学派都还在研究厚葬礼乐制度的时候,还都非常排斥科学的时候,墨子和他的学生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提出了“力,形之所奋也”等的观点。
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相传墨子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墨子“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后来鲁班用纸作鸢,把它改进了,做成了现在的风筝。据《墨子行年考》记载,时值三十岁的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立即动身走路前往楚国,走了十天十夜,墨子真的是把节俭这个主张畅行的非常彻底,阻止楚王攻打宋国。楚王当时请到了名震天下的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楚王和墨子说:“公输班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墨子当即接下腰带,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和公输班开始这一战的沙盘推演,“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久距之”。墨守陈规虽然现在不是褒义词,但是从前的墨守真的是攻不破的。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组织,穿短衣布鞋,以吃苦为高尚。墨家的最高领袖成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所有的墨者都服从“巨子”指令,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墨家以维护列国间和平为己任,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防御武器来帮助守城。采用最科学的方法,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墨子就是第一任“巨子”。墨者体系分为“墨匠,墨客,墨侠”三种,墨匠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墨客也就是后来的文人墨客,墨侠就是维护列国间和平的侠客。墨侠还分为“日,月,星”三种,一为以攻代守,二为以守代攻,三为攻守兼备。
在那个思想纷争的时代,墨子以他的思想像一朵黑色烟花绽放在人们眼前,绚丽且夺目。天下皆白,唯墨子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