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22 文/安清儿
习惯是让你找到更合适的习惯
我们每天基本会做些重复的事情,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好的习惯固然是有价值的,只是最近我发现有些习惯不再仅仅是习惯,而是让人麻木,甚至沦为习惯的奴隶。
我回家总要经过XX路,最近我看到原来只有左转标示的道路多了直行的标示。暗想,这个设计的合理化缓解了右边直行道总要排长队的困扰。但我发现每次经过还是看到右边道路排起长队,只有寥寥无几的车辆会看到我走了修改过的道路才跟随。我困惑,最后想到两个原因。一是每天都要经过的道路,习惯了开法,不在意进行了改变,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眼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因为违章罚单实在开的措不及防,说多了都是泪。
上周一大早和朋友去处理罚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门外等的人已经挤满。等到里面的人上班,我们陆陆续续排着队进行处理。我听到隔壁男子说,“我从来没有闯过红灯。怎么会有这记录?”柜台里的人慢条斯理的答道,“图像显示你在黄灯转红灯时候闯过去了,算闯红灯。”小学时就有一串交通指示灯的绕口令,“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闪快快行。”现在也成为我们日常中的习惯。只是没有讲到黄转红一瞬间的口令,此刻就要买了教训。我想这就是第二种情况,这种常识习惯,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罚单不领情,没法辩解。所以还是选择老老实实的行驶在原来的道路,保险起见。对于细枝末节的条例我们没办法挺直腰板,但道路的指示标是明码贴出,这种完全可以理直气壮。这两者只是相似,并不雷同。
那如果是第一种习惯情况的话,有点让人后怕。只能形容“机器人的衣冠人兽”,你想啊,出门关在车里,上班坐在办公室,下班回到家里,你与人真正交流的时间有多少?上班和同事交流几句,又埋在电脑,手机里。回到家,吃饭和家里人说几句,最后还是把时间用在电脑,手机上。离不开电器化的你,重复习惯的事情,与机器人有什么区别,顶多你比机器人有情感而已。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你的思维生锈,甚至麻木。你不在意无关紧要的事情了,认为只要值得关心的事就够了。
够了吗?
我认为是不够的,生活不是机械化,它拥有着五味,酸甜苦涩咸。你总是习惯一种味道,你不知道柠檬的酸,蛋糕的甜,苦瓜的苦,柿子的涩,咸鱼的咸。如果满桌的菜,除了甜食还是甜食,你还能吃的下吗?习惯不是固定模式,是让你找到合适的习惯,去体会柠檬为什么酸,蛋糕为什么甜,苦瓜为什么苦,柿子为什么涩,咸鱼为什么咸的过程啊。